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今國際反恐局勢芻議

  • 發佈時間:2016-01-21 10:22: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21日發表署名劉軍撰寫的題為《當今國際反恐局勢芻議》的文章。文章説,2015年11月13日發生的巴黎血案可謂法國版的“9·11”事件,是全球反恐戰爭進入一個全新階段的標誌性事件。

  在當今世界的恐怖勢力中,最為強悍和猖獗的無疑是“伊斯蘭國”組織。近中期內國際社會的反恐合作,也必將圍繞“伊斯蘭國”組織展開。

  2014年8月,以美國為首的少數西方國家對“伊斯蘭國”組織宣戰,並隨即啟動了針對該組織相關目標的轟炸,但歐美大國始終要求該組織最為強勁的對手即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下臺,從而不願大力打擊這一組織。事實上,“伊斯蘭國”組織的異軍突起,正是因為得到了歐美大國尤其是美國的大力扶植。現有的資訊表明,土耳其、沙特等地區大國也以各種手段扶植這一組織,並介入敘利亞內戰。

  到2015年夏季,長期處於反對派武裝勢力和“伊斯蘭國”組織恐怖勢力雙重夾擊之下的阿薩德政權已經搖搖欲墜,而來自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的支援已疲態盡顯。俄羅斯趁機于2015年9月底出兵敘利亞,對“伊斯蘭國”組織相關目標進行持續轟炸,以保障阿薩德政權的延續,從而保障其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維護其中東地區戰略利益。

  從國際層面來看,巴黎血案促使歐美主要大國在打擊“伊斯蘭國”組織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歐美對俄羅斯出兵敘利亞的態度也由此前的批判轉為默認,甚至聲稱要與俄羅斯合作反恐。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擊落在敘利亞空域執行反恐作戰的俄羅斯蘇-24戰機,北約第一時間表示沒有授意,美國也立即撇清關係。顯然,説明歐美陣營不願為土耳其背書,不願與同在反恐陣營的俄羅斯翻臉。

  迄今,儘管多國部隊對“伊斯蘭國”組織的打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不可否認的是,“伊斯蘭國”組織仍然有著龐大的武裝勢力,仍然控制著廣闊的地域,仍然有著完整的組織機構,仍然擁有雄厚的財力,仍將是國際反恐的主要對象。

  第二次國際反恐合作已然展開

  美軍先後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出,意味著第一次國際反恐聯盟走向終結。以巴黎血案為契機,第二次國際反恐合作就此展開並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由於遠離恐怖勢力氾濫的中東地區以及正處於漫長的大選季,美國的國際反恐力度不會得到實質性的加強。目前,美國已經明確表示不會派遣地面部隊參加反恐作戰,並撤離其駐土耳其的反導系統和戰鬥機。

  儘管如此,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專注于國內反恐的美國仍將引領國際反恐合作。歐美與俄羅斯的反恐合作將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這種合作可能包括有限的情報分享、反洗錢、反石油走私等,這種合作也可能借助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平臺展開。國際反恐合作的廣度得到加強,參與反恐的國家增多。與第一次國際反恐合作相比,第二次國際反恐合作的參與/參戰國家明顯增多,中國和印度等海外利益日益廣泛並受到恐怖主義威脅的新興大國,也將在某種程度上被捲入國際反恐戰爭。

  中國與歐美的反恐共同話語增多,但歐美仍將持反恐雙重標準,雙方的矛盾和衝突仍將長期存在。歐美對中國《反恐法》的指摘不絕於耳,即是一個新鮮的例證。伊朗的反恐努力將得到某種程度的承認,土耳其和沙特等IS的隱蔽支援者,也將被迫加入國際反恐聯盟。

  目前,沙特已經組建涉及到30多個國家的國際反恐聯盟,受到歐美和北約冷落的土耳其則亟需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加入國際反恐陣營。此外,中東的難民問題,將因中東動蕩局勢的延續,以及將因歐盟國家加強邊境管控和收攏難民政策而長期存在,從而為恐怖勢力的滋生提供良好的土壤。

  “美俄雙巨頭”國際反恐聯盟已經出現

  紐約“9·11”事件發生之後,美國立即組建了以自身為首的國際反恐聯盟,併發動了全球反恐戰爭。事實説明,美國主導的全球反恐戰爭總體來説是失敗的,已經結出了“越反越恐”和全球擴散的惡果。此次巴黎恐襲案發生後,世界主要大國紛紛表示譴責,而歐美大國則迅速組建了第二次全球反恐聯盟。在第二次全球反恐聯盟中,由“美俄雙巨頭”主導的國際反恐模式業已浮出水面。

  在美國主導的反恐陣營中,法國、英國、德國等其既有的主要反恐盟國構成了基本面,而埃及、土耳其、伊拉克是其主要追隨者。美國陣營的反恐標準即“雙重標準”仍然具有較強的延續性,反恐策略仍然偏重於武力打擊,尤其是空中打擊和定點清除(無人機襲擊),反恐範圍以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為主,以各國國內反恐為輔。在美國陣營中,長期深受恐怖主義危害的伊拉克處於安全與對外戰略搖擺之中。一方面,伊拉克繼續充任歐美陣營“不受待見”的小兄弟;另一方面,伊拉克積極遊走于兩大陣營之間,加強自身與俄羅斯和中國的合作,尤其是反恐、安全和軍事合作。

  在俄羅斯主導的反恐陣營中,敘利亞、伊朗以及黎巴嫩真主黨是其主要盟友。俄羅斯陣營的反恐標準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旨在維護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旨在維護什葉派勢力),反恐策略亦偏重於武力打擊尤其是空中打擊,但並不排除地面部隊行動,反恐範圍以敘利亞和伊拉克為主。

  考慮到橫跨敘利亞和伊拉克兩國的“伊斯蘭國”組織引領著全球恐怖潮流這一現實,考慮到什葉派弧形地帶的客觀存在與維護必要,俄羅斯陣營處於國際反恐戰爭的核心戰場之上,而美國陣營則處於國際反恐戰爭的週邊戰場之上。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指出:“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烏克蘭內戰的爆發,是歐美肆無忌憚地蠶食俄羅斯傳統戰略空間的惡果。無可退讓的俄羅斯終於展開反擊,將克裏米亞半島合併到俄羅斯,並積極支援烏克蘭東部反叛勢力。

  在烏克蘭內戰陷入僵局和歐美對俄羅斯制裁仍然延續的情景下,俄羅斯果斷出兵敘利亞,既可維護其在中東-地中海地區的戰略基地,又可佔據反恐戰爭的道德制高點,奪取戰略主動權,並以此推動歐美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這也是“美俄雙巨頭”主導的國際反恐模式浮出水面的戰略動因。

  國際反恐聯盟內部存在巨大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反恐陣營絕非鐵板一塊。當前,歐洲主要大國如法國、德國和英國,正在反思自身的反恐戰略與政策,並重新定位其與美國的反恐合作關係。“9·11”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是美國,歐洲諸大國投身反恐戰爭,為美國賣命,但最終得到的結局是大量難民的涌入,以及國家安全受到恐怖勢力的嚴重威脅,而遠隔重洋的美國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置身事外,冷眼旁觀。由此,歐洲大國開始反思其反恐策略並重新定位與美國的關係。可以預見,歐洲大國與美國之間的裂痕將進一步加深。

  實際上,重新定位與美國關係的不僅只有歐洲諸大國。土耳其和沙特亦不例外。伊拉克的衰落,使得沙特的宿敵伊朗坐大,而伊核協議的簽署,更是極大地改善了伊朗的國際環境。與此同時,美國宣佈“退出中東”,不再積極以武力介入中東事務,不再依賴中東油氣資源。從2015年3月底發動葉門戰爭以來,沙特試圖取代其戰略盟友美國的角色,試圖充當中東領袖國家,試圖主導海灣/中東地區局勢。

  歐美陣營內部尚是如此,那就更不用提美俄兩大陣營之間的分歧了。誠然,兩大陣營在打擊“伊斯蘭國”組織等恐怖勢力上有較大的合作空間,如安理會通過了敘利亞和平進程路線圖決議,大國間表現出罕有的一致。但兩大陣營也在反恐目標、反恐標準和反恐範圍上存在重大分歧。俄羅斯戰機被土耳其擊落以及伊拉克搖擺于兩大陣營之間等事件,無不凸顯出兩大陣營之間深刻的分歧甚至敵對。此外,歐美已宣佈對俄羅斯的制裁將延續半年,歐美仍然堅持要求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下臺。

  儘管多國部隊對“伊斯蘭國”組織的打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不可否認的是,該組織仍然有著龐大的武裝勢力,仍然控制著廣闊的地域,仍然有著完整的組織機構,仍然擁有雄厚的財力,仍將是國際反恐的主要對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