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江源頭生態美

  • 發佈時間:2016-01-21 07:30:5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郜晉亮

  從青南草原到環青海湖地區,再到祁連山腳,一路走來,説不盡的是草原的變化,數不盡的是牧民群眾的讚嘆,這些變化得益於國家實施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這些讚嘆正是牧民群眾對這項政策的認可。這五年,是青海草原生態恢復最顯著的五年;這五年,也是草原牧民群眾最受益的五年;這五年,更是草原發展變化最深刻的五年。

  牲畜數量大幅核減,草原生態得到顯著恢復

  草原生態獎補政策實施五年來,實現禁牧2.45億畝,草畜平衡2.29億畝,累計核減牲畜570萬羊單位,草原生態系統進入良性迴圈,草地退化趨勢得到遏制,草原植被長勢良好。

  減畜570萬羊單位是一個什麼概念?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一個羊單位一天的食鮮草量4公斤計算,570萬羊單位一天要吃掉2.28萬噸草,而天然草原每畝的平均産草量為170公斤,這樣算下來,570萬羊單位一天要吃光13萬多畝草原産出的鮮草。每天能減少如此龐大的鮮草採食量,對於草原而言就減輕了很大的負擔。

  那麼,這麼多的牲畜,青海是如何減下來的呢?

  跟著尕藏多傑行走在河南縣作毛村的草原上,雖然是寒冬時節,但在枯黃的草甸下面卻藏著勃勃生機。尕藏多傑指著遠方説:“以前那裏可是牛羊滿山,不過前幾年已經禁牧了。”尕藏多傑説的“以前”就是國家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之前,為了落實國家的政策,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他帶頭賣光了家裏的羊,只留下了牛。看到村支書這麼幹,起初心裏還在打鼓的村民,也都紛紛跟著賣了。

  現如今,作毛村的羊僅有500隻。羊雖然少了,但是村民的收入不僅沒降低,反而還增加了。尕藏多傑告訴記者,村民們之所以願意跟著他減畜,是村“兩委”班子讓大家明白了三個道理:一是這裡雪災多,受災時羊的損失最大;二是羊採食鮮草對草原破壞較大,而牛相對要小;三是放羊要跟群,投入的勞動力太大。更關鍵的是讓村民真正看到,牲畜減少了,草原生態變好了,收入還增多了。

  要減畜,最不願意的是牧民群眾,在他們的觀念裏,牲畜少了就意味著收入要降低。因此,要讓牧民群眾自覺自願減畜,就一定要轉變他們傳統的減畜減收的觀念。青海省農牧廳草原處副處長王孝發説:“轉變觀念,要先從轉變生産方式上入手,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群眾開展舍飼半舍飼,減輕天然草原的放牧壓力,加快出欄週轉,提高出欄率和商品率,這樣做不僅有效地實現了草畜平衡,而且還能增加收入。”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因生活方式轉變和減畜政策而減畜。通過實施遊牧民定居工程,青海牧區部分牧民脫離畜牧業生産,舉家搬遷至縣城、鄉鎮定居,生活方式發生轉變,因補獎政策及其他政策性收入增多,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相當一部分牧民開始從事二三産業,減少了天然草地牲畜飼養量;如天峻、祁連等縣在禁牧減畜任務落實中,縣財政積極籌措資金,鼓勵合作社或牧民將牲畜出售到定點畜産品加工銷售企業,在市場價格的基礎上,每公斤肉發放1元的減畜補貼,促進了減畜。

  從草原管護員到績效管理,制度創新為草原撐起保護傘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補助和獎勵做起來很容易,但“保護”卻難度不小。除了牧民群眾的自願自覺外,還需要必要的制度保障。

  仁青扎西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新海村的草原生態管護員,從2013年正式被聘用至今。每個星期他都要去自己管轄的草場兩三次,來回一趟就上百公里。仁青扎西説:“這兩年來,從未發現過牧民偷偷在禁牧草場裏放牧。”

  2012年,青海在全國率先設置了草原生態管護員公益性崗位,當時按照“每5萬畝設置1名生態管護員”的原則,全省共聘用草原生態管護員9489名。2014年在三江源地區新增4405個崗位。目前,全省草原生態管護員人數已達13894名。

  青海省農牧廳副廳長兼草原處處長鞏愛岐説:“這主要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是由於青海省自然條件差,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監管半徑遠,加之未配置交通工具,管護任務重,難度大;二是草原生態管護員隊伍的建設有效地完善了州、縣、鄉、村四級草原監管體系。”

  2011年9月,青海全面啟動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草原生態恢復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逐漸開始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一些地區鄉村及牧戶保護責任不明確,縣、鄉政府監管不到位,部分地區補獎資金兌現與生態保護責任、保護效果脫節,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實不徹底等。

  如果説,草原生態管護員是治標之策的話,那麼,2014年青海推行的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績效管理則是治本之策。用“四個掛鉤和五個結合”即鄉(鎮)、村(牧)委會、草原管護員及牧戶四級與草原生態保護責任、保護效果掛鉤;宣傳引導和勸返制止相結合、依法禁牧和考核獎懲相結合、平衡減畜和舍飼圈養相結合、保護草原和轉移輸出相結合、國家補償和牧民轉産創收相結合,真正將基層群眾保護草原的意識充分發揮了出來。

  青海省農牧廳廳長張黃元表示,這些問題關係到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能不能真正落到實處,草原生態能不能得到好轉,作為三江之源的青海的生態地位能不能穩固。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在頂層形成制度保障,還需要在底層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草原生態管護員與績效管理相結合正切中草原保護補獎政策落實難題的要害。

  政策倒逼,草原畜牧業生産經營方式走向集約化

  草原生態獎補政策的實施,帶來草原生態恢復、牧民增收這些都是用眼睛看得見的變化,在這背後更深層次的變化則是草原畜牧業生産經營方式的變化。

  河南縣作毛村把羊賣光了怎麼發展呢?尕藏多傑説:“村裏現在以養殖牦牛為主,通過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統一經營、統一作價出售,這麼幹不僅牛養得好,而且價格上還能提高。”除此之外,村裏還建起了一個風乾牦牛肉加工廠,延伸牦牛産業鏈。用尕藏多傑的話説,就是要把在羊身上少掙的錢,從牛身上找回來,僅僅經營兩年的加工廠已經有46萬元的純收入了。

  像作毛村一樣,在青海湖邊共和縣的拉乙亥麻村也早早走上了集約化生産經營的路子。村黨支部書記華寶説:“草原生態補獎政策的實施,村裏原有的10萬隻牲畜要減到5萬隻,相當於在收入上要打5折。如何保證減畜後收入不降低,以往傳統的畜牧業生産經營方式就必須轉變,才能把降低的收入補回來,群眾才會自願自覺地減畜。”

  現在,拉乙亥麻村草原畜牧業集約化的生産經營方式已經成了周邊地區學習的榜樣。全村牛羊全部入股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由合作社專業的放牧員分群放牧,大大提高了效率。而從中解放出來的勞動力,又能從事二三産業,如畜産品加工、活畜交易、民族特色旅遊開發、民族服飾加工等等,創造更多的價值。

  生産經營方式的轉變是傳統草原畜牧業走向現代化的關鍵一步。目前,青海省已在全省純牧業村及半農半牧區建成生態畜牧業合作社961個,為畜牧業提檔升級搭建了巨大的平臺。

  幾年來,拼特色、重品牌的觀念已經開始在草原上紮根。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紅旗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旦增才仁已經把牦牛風乾肉産品賣到了西藏、果洛州、格爾木。他説,合作社“扎拉達澤”的牌子已經被很多人認可,現在兩斤包裝的風乾肉售價380元,還供不應求,僅去年銷售收入就達到130多萬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