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貿促會將研究在美國巴西印度等國建立遊説機構

  • 發佈時間:2016-01-20 16:4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月20日電 (記者 石岩)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尹宗華20日在此間透露,2016年,該機構將研究在美國、巴西、印度等國家建立遊説機構,就雙邊經貿關係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經貿摩擦案件開展公關遊説。

  尹宗華是在當日召開的貿促會例行發佈會上透露上述情況的。去年9月28日,中國國際商會在歐盟設立了代表處,這是中國在海外設立的第一家民間專業遊説機構。外國有關機構認為,這是中國市場經濟和行業維權走向成熟的重要體現。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21年成為世界上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10年成為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僅以2011-2015年境外對中國發起的案件為例,每年涉案平均金額約110億美元,累計涉案金額約550億美元。

  有鋻於此,尹宗華指出,去年,貿促會正式啟動了經貿摩擦應對工作,形成了政府、民間機構、企業相互配合的工作體系,補上了中國對外經貿摩擦應對工作中民間這個“短板”。

  同時,貿促會還加快構建經貿摩擦預警體系,在全國設立了52個預警點,面向3萬多家企業發佈了2600多條預警資訊和動態,幫助行業企業增強風險防範意識、開展對外磋商,或預做應對準備。

  對於貿促會開展經貿摩擦應對工作的原因,貿促會法律事務部部長王承傑認為,這是“形勢的要求”。王承傑指出,當前的世界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保護主義抬頭,再加上中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多種因素造成摩擦增多的趨勢”。

  “一段時間以來,政府在這方面確實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積極成果,但是也存在著民間、商協會組織參與少,遊説少等這些現實問題。”王承傑坦言。他指出,根據國際經驗來看,美歐等發達經濟體的商協會組織在貿易摩擦應對方面,特別是通過遊説工作應對摩擦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中國在該領域的實踐有所欠缺。

  尹宗華表示,2016年,貿促會將全面加強對外經貿遊説和摩擦應對工作。繼續完善摩擦預警體系,在國內加快預警點建設,年內使總數達到100個,形成覆蓋各重要省份、敏感行業和關鍵企業的工作體系,及時發佈摩擦風險預警,增強企業的防範意識。

  除了研究在美國、巴西、印度等國家建立遊説機構,尹宗華透露,今年,貿促會還將積極推動與歐盟、美國等主要經貿夥伴建立官民對話渠道和行業磋商機制,及時發現和化解潛在摩擦。主動承接經貿摩擦案件,組織行業企業積極應訴抗辯,全力維護企業利益。(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