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種糧精算師”李素敏

  • 發佈時間:2016-01-19 21:30:3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欄的話:由農業部指導,農民日報社、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等有關新聞單位具體組織實施,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資助的第二屆“全國十佳農民”日前正式揭曉。以“全國十佳農民”為代表的新型職業農民,是科教興農的示範者,是農村改革的先行者,是美麗鄉村的建設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踐行者。他們拼搏奮鬥的足跡,書寫著一個個精彩的現代農業中國故事。本報特派記者對他們進行採訪,從今日起陸續在本欄目刊出,敬請關注。

  本報記者白雪妍文/圖

  在河北省趙縣徐家寨村,一位農民依靠科技讓土地生金,讓新品種和新技術成為鄉親們種糧致富的法寶,被當地農民稱為“土專家”。他就是河北省第一家家庭農場的農場主、趙縣素敏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素敏。

  2004年,李素敏辭去縣城的工作,回到村裏承包下180畝土地開始種小麥和玉米。“一切從頭開始,打井、上泵、買機械,28天時間花了28萬元,這在當時可是個天文數字。”投入雖大,但田間乾旱、病蟲害時發,加上村裏電力緊缺,頭幾年的收成並不理想。

  一次偶然的機會,農業局邀請科研院所的專家到縣裏講課,傳授小麥、玉米的高産栽培技術。李素敏聽了才明白,産量上不去的原因不是自己捨不得投入,而是拿著錢不知道往哪投。氮、磷、鉀施多了反而不增産,病蟲害加重發生。

  “不懂技術太吃虧了!”李素敏後來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省農作物研究所、趙縣農科所及趙縣農牧局等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依託專家的技術,通過和廠家合作,採用新品種、先進的耕作技術、增施有機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等一系列措施,幾乎年年大豐收,趙縣素敏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知名度也一年比一年高。

  2013年,李素敏登記註冊了“李素敏糧食種植農場”,成為河北省第一個家庭農場主。“辦家庭農場和辦企業差不多,又比辦企業難。種地看年份、看氣候,‘流水線’週期又長,品種和技術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李素敏的家庭農場現在有285畝地,既有農科院的小麥實驗田,也有美國公司的玉米實驗地。“專家給我們提供方案,我們一邊學一邊管,栽培試驗的播期、播量、收割時間都不一樣。”聽起來複雜繁瑣的試驗,李素敏卻舉重若輕,“這和家裏過日子一樣,多炒幾個菜就怕麻煩了嗎?實驗新品種可比自己種普通的麥子增收15%,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啊!”

  在李素敏的帶動下,周邊縣市種糧大戶、合作社及農民經常自發前來觀摩,合作社也成為了“現代農業産業技術示範基地”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實習基地。當地村民告訴記者,他們都很信服“李場主”,種什麼品種、用什麼肥料、何時收糧賣糧,聽李素敏的不會錯。雖然當前收入有限,鄉親們心裏卻很踏實,專家推廣的技術他們試驗得很好,來年還要不斷擴大面積,科學種糧的創新精神正從徐家寨村輻射開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