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紅掙錢的背後

  • 發佈時間:2016-01-18 20:29:18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有人依靠網路出名,有人依靠網路賺錢,賺錢的方式更是千奇百怪——

  如今為了掙錢,人們想盡了各種辦法,使出了各種招數。特別是進入所謂的自媒體時代後,網路上出現了這麼一群人,人們叫他們網紅。這些人擁有很多粉絲,據説很能賺錢。那麼,網紅究竟是怎麼紅起來的?背後的利益鏈條是如何運作的?又會帶來哪些社會影響?

  網紅究竟是個什麼

  網紅,指通過網路走紅的主播、模特、遊戲解説等各類紅人,走紅方式也多種多樣。

  1月3日下午5時,剛剛下班的豆豆急匆匆往家趕,回家剪輯視頻,不然就趕不上晚上10點前給粉絲發送當天錄製的美粧教程了。

  豆豆是太原本土網紅,微網志上的美粧達人,她每天除了正常上下班外,還有一份特別的工作,就是教微網志上的粉絲如何化粧。為此,豆豆每天總會提早一個小時起床精心打扮,並把整個過程錄製下來,等下班回家剪輯成5分鐘的小短片發送給粉絲。粉絲70%以上都是女性,90後居多。微網志上紅了,豆豆緊接著在淘寶上開店,開業半年多,月銷彩粧商品近千件。

  與整日化著美粧對著鏡頭賣萌、穿著漂亮美麗衣裳吃遊世界的美女網紅不同,劉大爺是以才藝收穫粉絲的。

  祖籍大同的劉大爺是位老藝人,一手二胡拉得爐火純青。在外孫女的幫助下,他在某直播平臺上做了男主播,每晚八點,68歲的劉大爺雷打不動準時坐在電腦前,給粉絲們拉奏二胡。隨著關注度增加,給他贈送禮物的粉絲越來越多,廣告商、投資人接踵而至。

  正在太原某高校讀研一的王樂樂,則是大三那年當上網紅的。從一個微信公眾號開始,如今兩年過去了,她所創辦的公眾號已經有十幾萬粉絲。王樂樂告訴記者,她在公眾號上發一些心靈雞湯或者搞笑段子,便會有幾千或者幾萬的粉絲轉發她的文章,為她博取更多的關注度。

  “現在慢慢覺得網紅這個稱呼有點貶義了,似乎只要長得漂亮,整整容,只要有一點粉絲就可以當網紅了。”王樂樂稱,雖然很多人覺得她是網紅,可她卻不大喜歡,她更願意去做有深度的事情。

  網紅究竟靠啥賺錢

  去年是網紅迅猛發展的一年,數據顯示,全國網紅人數已突破百萬,大多是85後或90後。有媒體報道,部分網紅賺錢能力不遜於一線明星。

  那麼,網紅到底是怎麼賺錢的?

  通過社交網路,大眾可以窺探到網紅的生活,而關注度,正是生金招財的關鍵,不僅是實現粉絲轉化為消費者的前提,還讓整個網紅利益鏈條上的每一個點都有錢賺。

  比如在直播間裏為粉絲們拉二胡的劉大爺,關注他的人越多,他得到的禮物就越多。這些棒棒糖和玫瑰花看起來只是虛擬的,但卻代表著真金白銀,少則幾毛,多則幾十,一個月下來,退休的劉大爺光靠粉絲贈送的禮物,就能獲得不少收入。

  劉大爺説,像他這樣靠“打賞”賺錢的,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網紅,如今的網紅行業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利益鏈,網紅只需負責“紅”,其他的一切由專業的平臺公司負責。

  紅而優則商,是大多數網紅的選擇。像豆豆一樣,許多網紅都開起了網店快速掘金。豆豆介紹,平臺公司為網紅提供網店商品從設計、生産到包裝的供應鏈,幫助網店運營,並進行微網志推廣,還可以幫忙漲粉,最後根據銷售額分紅。這種“平臺出資、網紅出力”的合作模式下,豆豆可以拿到10%-20%的銷售額,如果雙方共同出資,她的分紅比例會更高。

  豆豆稱,她在深圳有一個朋友小仙,去年辭去電視臺的穩定工作專職做網紅,如今身價早已今非昔比。

  小仙的背後,是國內某知名網紅孵化平臺公司,該公司已經簽約近百位網紅,並籌劃上市。小仙説,粉絲轉化率是做網紅的關鍵,高轉化率可以給網店節省大量廣告流量費,縮短店舖的成型期。像她這樣級別的網紅,轉化率保持在10%左右,意味著100萬粉絲就有10萬進她的網店購物,而“只要超過5%的轉化率,這個網紅就是賺錢的,就有公司願意捧”。

  阿里巴巴公關部工作人員則表示,網紅雖不是大明星,完全基於網際網路、草根産生,但他們利用社交網路製造時尚風潮,連接製造商、設計者、銷售者、消費者和服務者,最終形成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今年,淘寶將大力推進網紅相關工作,該行業未來也會有更多資本進入。

  網紅究竟能紅多久

  草根起家,野蠻生長,只要懂得如何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産品,“玩得轉”特定的幾款應用軟體,借助名氣便可以像野草一樣遍地生根。由於網紅的入門門檻低,再加上利益驅使,導致網紅的組成群體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造成不少亂象。

  “整容自拍開淘寶,賣賣衣服和化粧品,倒騰一下面膜,坑一坑無知網友,輕輕鬆鬆月入過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網紅告訴記者,有一些道德水準低下的網紅,為了減少成本、獲取更多的利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欺騙粉絲信任,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損失。

  還有的網紅則沒有下限地推送廣告,不經篩選,哪怕是三無産品的廣告都會接。不少公司看準了這塊蛋糕,大批量“製造”網紅,使得粉絲良性積聚的步驟丟失,這也使這個行業魚龍混雜以及同質化競爭加劇。

  就在不久前,汕頭市一個名為“姿記”的網紅,為了出名賺錢,在微網志等公共平臺上大量發佈低俗不堪的視頻和圖像進行炒作,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目前相關人員已被刑拘。

  “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當下,誰都可以成為網紅。”省社科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侯曉斌表示,環境寬鬆的同時,頂層設計以及相關監管也應當跟得上。網紅可以賺錢,但絕不能依靠低俗、不道德,甚至違反法律去賺錢。而且,整個網紅行業已經不再是最“朝陽”的時候了,前進的路上急需相關管理與引導,讓行業良性發展。

  “此外,行業若要做大,需要塑造品牌。”侯曉斌認為,如今很多網紅店舖的産品就是奢侈品牌産品的“改版”,把大牌LOGO抹去,貼上了自己的品牌,缺乏自主設計,隨著行業的發展和産權的完善,這樣的模式不可持續。只有考慮從個性設計、品牌價值、渠道運營等多方面的內在變革,才能讓行業更具生命力。

  本報記者 張婷 實習生 溫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