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雙引擎”驅動率先整體脫貧

  • 發佈時間:2016-01-18 06:31:3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蘭州市永登縣獎俊埠村的貧困戶高恭益來説,2015年的冬天是個“暖冬”。“一年下來收入3萬多元,我這個家總算是又脫貧了。”老高本來是村裏的富裕戶,但是2014年跑運輸的兒子因意外事故去世,老伴兒又做了腦瘤手術,五口之家的重擔一下壓在這個62歲的老人身上,“村裏把我當重點戶幫扶,引水種菜、扶貧貸款、在企業入股分紅,兒媳婦有空再打打工,現在日子又有奔頭了”。

  不僅是高恭益一家人,對分散在蘭州各縣區的10多萬貧困戶來説,2015年都將是值得記住的一年。這一年,蘭州市預計有12萬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2%以下,實現全市整體脫貧。

  蘭州市的致富“法寶”就是將“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形成扶貧攻堅的“雙引擎”。“效果集中體現在減少貧困人口、扶貧方式方法、富民産業培育、‘雙聯’助推扶貧等有新突破的4個方面。”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虞海燕表示,“2016年,蘭州將制定新標準,在鞏固擴大扶貧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脫貧水準,使人民群眾生活水準不斷得到提升”。

  抓幫扶:

  幹部入戶,企業進村

  2012年2月,甘肅在全省啟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蘭州市也迅速實施,全市1300多個“雙聯”單位聯繫730個行政村、4萬多名幹部結對幫扶36000多戶貧困群眾,提出了“每年100個、3年完成300個貧困村整村脫貧”的工作任務。

  2015年,蘭州市又組建了由1400多名“雙聯”單位幹部、挂職幹部、大學生村官和鄉鎮包村幹部組成的335個駐村幫扶工作隊,長期駐村開展工作,形成了固定駐村和輪流駐村結合的工作機制,做到了每個貧困村有駐村工作隊,有大學生村官和挂職幹部。

  蘭州市委宣傳部的年輕幹部高鵬,這幾年每年都會在村裏駐村工作半個月,前不久,他又成為駐村工作隊的隊員,將在牌樓村駐村工作1年。“市裏來的幹部對政策更熟悉,溝通協調能力也強,這幾年村裏的項目都是他們跑來的,以前我們就算想幹,也不知道怎麼跑。”

  牌樓村黨支部書記梁志林對他的“搭檔”讚不絕口,“現在村民都知道有事找駐村幹部。”

  同時,蘭州市利用“人大代表在行動”“政協委員助推雙聯”“百企幫百村”“先富幫後富”等活動平臺,引導和動員省內外企業、愛心人士參與幫扶行動,先後有344家企業與170個村結成了幫扶對子,辦成了一大批實事、好事。4年來,蘭州市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近30億元,幫辦各類實事600多萬件。

  抓政策:

  對症下藥,強筋壯骨

  蘭州市貧困人口主要分佈在榆中、永登和皋蘭3個國家六盤山片區貧困縣和七里河區插花型貧困區。這些地區大多自然條件嚴酷,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公共服務薄弱。

  為此,蘭州市在甘肅省出臺“1+17”所有精準扶貧政策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政策,制定了《蘭州市精準脫貧、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方案》和21個配套文件,涵蓋了39項扶貧優惠措施。既確定了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也針對貧困地區的發展短板,“對症下藥、強筋壯骨”。

  針對貧困村、群眾發展資金缺、貸款難、門檻高等問題,2015年,蘭州市選擇了120個産業基礎好、黨組織班子堅強有力的村,開展“支部+協會”村級發展互助資金試點工作,由市級財政貼息350萬元,用於支援試點縣區從銀行貸款6000萬元,為參與試點的120個村每村注入50萬元互助資金。這些互助資金主要用於支援農民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農副産品加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支援種養大戶、家庭農牧場、農民合作社、産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發展壯大村級優勢産業,做大做強農業特色品牌。

  同時,蘭州市把“雙聯”和扶貧資金打捆預算,市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由以前的年投入不足500萬元提高到5000萬元。從2016年開始,蘭州市將每年再擴大150個村,力爭到2020年,使“支部+協會”村級發展互助資金覆蓋到全市所有行政村,讓互助資金成為農民群眾長遠增收的“聚寶盆”“搖錢樹”。

  蘭州市各貧困縣區也探索出了不少新的扶貧政策模式。在永登縣,一種“榮譽抵押”貸款的模式正在推廣:對於獲得“五星級文明戶”稱號的農民,政府與銀行協調後,不用抵押財産,只憑藉這份“榮譽”就可以拿到銀行10萬元以內的授信額度。

  抓産業:

  村有發展支柱,戶有脫貧門路

  産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的核心。

  榆中縣園子岔鄉萬羊村的張明業雖然有種植百合的經驗,但多年來,由於缺乏資金,種植規模小,收入低,家裏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老張根據自己家的勞力特點和土地狀況,經過深入分析算賬,最終選定了“擴大發展百合種植”的脫貧辦法。

  “鄉上把我確定為貧困戶,還給我辦了貸款,擴大種植規模。”脫貧在望的老張樂呵呵地説,“靠我自己的家底,根本貸不上款。這些百合過兩年一賣,我就能打個‘翻身仗’了。”

  在萬羊村村委會辦公室內,挂著一張精準扶貧“作戰圖”,2015年要在村裏實施什麼項目、哪一戶具體幫扶措施是什麼,都一目了然;哪個項目什麼時候完成,都有明確時限。

  “對戶與人的致貧原因以及每戶的幫扶措施都詳細列了出來,進行一對一幫扶。全村像張明業一樣的貧困戶共159戶596人,鄉鎮幹部和駐村工作隊一起因戶施策,因人施法,讓全村貧困戶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萬羊村駐村工作隊隊長顏君魯説,“實施挂圖作戰,列出清單、時間表、路線圖,既能確保重點工作紮實有序開展,也有利於群眾監督。”

  對分佈在全市各地的300個貧困村,蘭州市進行細緻分類、梯度推進,堅持“鼓口袋”與“活腦袋”並舉,以扶持産業發展、強化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開展技能培訓等為重點,實施了村有一個主導産業、戶有一個致富門路、勞動力掌握一門致富技能的“三個一”工程,使群眾種地有“奔頭”、務工有“靠山”、收入有“來路”。

  目前,蘭州市300個貧困村都不同程度、因地制宜發展了自己的支柱致富産業。榆中北山中藥材、南山冷涼型蔬菜、永登西北片特色養殖等産業基地初步形成,圍繞這些特色農産品,一批深加工企業正在落地,貧困山區出現了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好勢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