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移居網際網路
- 發佈時間:2016-01-17 07: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次文化修復的新嘗試——
“翻譯”圓明園
數字技術能讓文化遺産的保護與開發進程有趣有序,有張有弛,還有機會成為文化修復的主流技術
歲末年初,圓明園推出的“歷史其實也有fun兒”親子遊園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與普通的親子遊不同,遊客在這裡可以通過數字科技領略到百年曆史的滄桑巨變。一部手機、一個iPad就可以體現互動和“穿越”。
“乾隆五十五年,王公大臣為乾隆賀壽的地點在哪?”對於這道題,iPad上給出了3個選項,A是九州清晏,B是正大光明,C是長春仙館。當遊客選出其中一個答案後,便可以按照地圖的指示先到達對應的景點。而他的選擇是否正確,掃過景點裏的二維碼就能知道。當答案正確,並在對應的景點掃過二維碼後,謎題就會解鎖進入下一環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定位功能可以記錄遊客的答題成就。這樣一來促使許多遊客按照興趣點,開發線路進行遊覽,親子遊也變得更有意思起來”。除此之外,手機可以通過定位功能,在不同的景點接受到不同的知識講解,讓人們領略到園中深厚的歷史和文化魅力。
有趣有序,有張有弛,文化遺産的保護與開發才能互惠並行。在文化遺産的保護方面,現代科技也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是歷史的翻譯者。”北京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院長賀艷説。她和她的團隊首次突破技術應用瓶頸,將3D掃描技術應用於文化遺産保護,還是在2006年圓明園碧瀾橋虛擬拼接項目。
碧瀾橋位於圓明園的九州景區,經過考古發掘後,大量殘存的石構件重見天日。如何利用僅有的實物遺存重現碧瀾橋原貌,成了擺在研究人員面前的難題。傳統的對比拼接方式顯然並不適用,除了石構件自重較大,起吊困難以外,對構件本身的二次傷害更加難以估量,畢竟成功拼接可能要經過成百上千次的嘗試。
最終,清城睿現團隊給出了一個全新的方案,即利用3D掃描技術,把碧瀾橋遺存石塊轉化為點雲數據,在電腦中通過大量的運算和拼接嘗試完成虛擬復原。
在這次成功嘗試後,團隊提出了更加理想的遺産修復技術構想:在以後的遺産修復工作中,運用數字技術,對文化遺産殘缺的部分進行數字重構,並利用3D列印補配其殘缺部分,從而補配部分的與殘存部分的黏合性和整體性更為理想,也將更加接近文化遺址原貌。
“希望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數字儀器的廣泛使用,這個技術構想將有機會成為文化修復的主流技術。”賀艷説。(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 晶)
一位非遺保護專家的構想——
以網路之長 補非遺之短
網際網路時代的年輕人所關注的微網志、微信、微視頻和APP等平臺力量會是今後傳播、展示非遺的重要工具
自2003年起,非物質文化遺産逐漸進入公眾視野。國家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産出臺了專門的法律法規和各項優惠政策,為非遺傳承人提供各種補貼和幫助。但我國非遺品類多、體量大,目前的非遺保護傳承仍面臨很多問題,如技藝傳承出現斷層,公眾了解度不夠,缺乏推廣途徑等。有些非遺項目已淡出人們的視線,與市場脫節,脫離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利用網際網路手段,保護和傳承非遺,也就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非遺保護較為棘手的是非遺傳承人隊伍嚴重不足,後繼無人。以技藝類項目為例,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非遺産品依靠純粹的手工製作,製作過程辛苦,耗費時間長,而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並不與之相符,年輕人不願傳承該項技藝。再深究原因,傳承人有技藝、有生産能力,但生産者和消費者之間資訊不對等,非遺傳承人無法對産品進行很好的包裝推廣,不能滿足現代消費的需求,無法産生經濟效益。在這裡,網際網路就有了用武之地。
網際網路的屬性之一是共用,“網際網路+”突破了地域空間的限制,方便傳承人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助於傳承人將非遺和現實需求融合,使非遺産品更能為消費者了解和接受。傳統手工藝通過網際網路展示,一方面使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産有更便捷的了解平臺,另一方面也讓傳統手工技藝有新的商業模式。通過電子商務模式打造非遺産品,從物流、行銷、運營等各環節找到持續發展的利潤點,共同為非遺傳承人服務。一旦形成良性的産業迴圈鏈,非遺的保護就可以不依賴於政府部門,而非遺傳承人則可以一門心思做好手藝。
從傳播角度而言,80後、90後的年輕人是非遺傳播的主要對象,而網際網路是他們了解資訊的主要渠道。網際網路時代的年輕人所關注的微網志、微信、微視頻和APP等平臺力量會是今後傳播、展示非遺的重要工具。此外,通過手機客戶端,借助百度、愛奇藝等網際網路平臺,非遺傳承人可通過視頻方式,使其作品和技藝變成可知可感的移動互聯的溝通內容,增加公眾的了解度和關注度。通過佔領年輕人的資訊接受渠道,非遺將會在網際網路時代取得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促進會副秘書長 朱 鋼)
(龐彩霞整理)
一個初見成效的非遺成果
數據庫活了
數字時代,非遺項目不僅要變成電腦語言錄入電腦中,更要讓人們使用它,接觸它
2011年頒布實施的《非遺法》明確指出:“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全面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産有關情況,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産檔案及相關數據庫。”這是國家第一次在法律層面明確了開展非遺數字化保護的必要性。經過多年摸索,非遺數據庫的建設取得一定的經驗和成果,在非遺保護及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非遺保護的實際操作中,數據庫是非遺保護的基礎工作。現在,切實可行的辦法是通過文字、照片、錄音、錄影、數字化多媒體等各類載體,利用非遺數據庫來記錄非遺項目的核心與代表性內容。數據庫採用數字化技術的記錄手段,類似於人類學研究中的“描述”,而在“描述—解釋—評價”的研究過程中,“描述”位於研究工作的底層,因此,建立非遺數據庫,是全面、完整地呈現各個非遺項目的特性,為後續研究、保護工作提供支撐的基礎環節。
在收集歸納的基礎上,非遺數據庫還成了管理非遺項目的有效方式。我國的非遺種類多樣,內容豐富,因此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工作較為繁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在非遺的保護中,數據庫越來越凸顯出其操作靈活、便於儲存與管理的特性,這對於提高我國非遺資源的管理水準,制定科學的保護規劃,開展系統的保護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非遺數據庫的傳播手段能夠符合人們的接收方式。因為,建立非遺數據庫,實際上也是資訊傳播的編碼過程,它將每一個非遺項目轉化為文字、圖片、聲像、數據等符號,對非遺資訊資源進行系統的、形象的、邏輯的表述。簡單地説,就是使得非遺項目通過數據庫的平臺,將資訊轉換成符號,人們再通過這個平臺展現的符號,組合成它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以直觀地達到傳播的效果,從而提高社會大眾的保護意識,加大非遺的保護力度。
今天,非遺數據庫已經可以被活化利用,漸漸成為非遺的基因庫。那裏,非遺基因正被進行解碼提取,並與相關領域進行産業對接,從而拓展非遺的發展空間。就算大多數非遺項目只能“單打獨鬥”,處境被動,但數據庫卻能為解決非遺與現代社會脫節這個根本提供更多幫助,從而使傳統文化滲透到更多領域中,吸引人們的關注,不至於淪為一種符號。(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龐彩霞)
讓非遺搭上網路快車
保護非遺,是與時俱進求發展,還是繼續閉門造車,答案不言而喻。
身處這個共用和互動的網際網路時代,非遺要適應周圍環境,必須要學會利用數據、網路,這已經成為保護非遺的必須步驟了。
百度大數據顯示,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傳播非遺知識最重要的途徑,31.1%的人通過網路來了解非遺,佔所有了解非遺途徑的第一位。
讓網際網路助力非遺的傳承,讓其中凝聚的文化精粹保存下來,用網際網路思維來構架非遺保護,將是個有益的探索。人們想出了很多方法。比如,對手工技藝這類貼近生活貼近市場的非遺項目,可以通過網店的形式讓更多人把它們帶回家,而舞蹈、音樂這些非遺項目,則可以打造非遺特色品牌,結合網路宣傳,讓更多的受眾感受“非遺”帶來的傳統文化的魅力,讓更多的年輕人看到非遺的價值。
網際網路不僅擴大了非遺的傳播範圍,讓非遺文化滲透到億萬網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希望為非遺的保護與發展打開一條新通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的問題。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楊立川曾提出一個觀點,即在網路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網路化生存,是非遺保護中不可回避的課題。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種看法已經逐漸成為保護非遺各方人士的共識。
有人已經開始著手非遺移居網際網路計劃了。他們借助網際網路手段,讓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通過視頻方式,將自己的技藝上傳到專業平臺,在全國乃至全球尋找喜歡非遺的青年,並推薦給他們感興趣的技藝,解決非遺傳承中師資、生源資訊不對稱,以及傳授成本高的問題。
這種利用網際網路的便利傳播、推廣非遺文化的想法具有創新意義,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許多難題。很多傳承人年事已高,有些傳承人居住在鄉村、牧區,對網路比較陌生,並且有些非遺技藝,製作過程非常複雜,一段短短的視頻體現並不足以包容完整的技術。
我們相信,在未來,不斷帶給人們驚喜的網際網路,一定會給非遺這位閱歷豐富、飽經滄桑的“住戶”一處稱心的居所。(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朝 石)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