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應遵守怎樣的“遊戲規則”
- 發佈時間:2016-01-16 23:58:0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題:網際網路應遵守怎樣的“遊戲規則”
新華社記者羅宇凡、榮啟涵
16日,國家網信辦發佈消息稱,根據網路舉報國家網信辦已于日前對百度貼吧存在的違法違規資訊等多個問題約談了百度公司負責人。這是自百度“血友病吧”被賣以來,監管部門首次發聲。也就在同一天,百度公司再次發表聲明,表達歉意、承擔責任、承諾整改。
從“快播涉黃案”到“攜程售假票”,再到百度賣貼吧,代表著中國未來産業發展方向的網際網路産業頻頻陷入輿論漩渦,再次將網際網路平臺監管的問題置於臺前。網路平臺的公共屬性與商業屬性的邊界究竟在哪?網際網路企業應遵循怎樣的“遊戲規則”?
嚴厲的約談與遲到的歉意
16日,備受關注的百度賣出“血友病吧”事件有了最新進展。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宣佈,網信辦已于15日針對百度貼吧存在違法違規資訊及商業化運作管理混亂、部分搜索結果有失客觀公正、百度新聞炒作渲染暴力恐怖等有害資訊的突出問題,約談了百度公司負責人。
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接到大量涉百度貼吧的舉報。經核查發現,部分貼吧存在政治有害、淫穢色情、虛假廣告、血腥暴力、侮辱誹謗、洩露個人隱私等違法違規資訊,嚴重污染網路環境,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並要求相關部門依法依規對百度予以處罰。
在遭遇嚴厲的約談和持續發酵的輿論壓力下,16日,百度也再次對“血友病吧”一事作出聲明,表示“這一事件暴露了我們在貼吧商業化運營管理上的失責,和對吧友聲音的忽視”“正在重審內部決策和審批流程,從源頭肅清問題,全面整改”。
通過新浪微網志廣為流傳的這份新的聲明列出了五點階段性治理情況,還表示貼吧“商業化上的探索不成熟,沒有很好地平衡商業化與用戶體驗”。同時,將網友前期的譴責之聲理解為“愛之深,責之切”,誠邀吧友參與到貼吧的建設和管理之中。
相比于幾天前百度關於“血友病吧”事件的第一次聲明,再次發表的聲明除了希望展示出誠意,同時也第一次明確地表達了歉意。儘管,對於很多網友而言這聲道歉來的晚了些。
百度的“初心”和“貼吧”的品格
誕生於2003年12月的“百度貼吧”,在自己“本命年”的尾巴上遇到了一個真正的“坎”。
作為百度的明星産品,“百度貼吧”聚合的用戶粘性、活躍度和增長率在國內同類産品中可謂首屈一指。據百度方面公佈的資訊,“百度貼吧”目前註冊用戶超10億,月活躍用戶突破3億,共擁有1900萬個主題吧,聚合了大量精準、細分的用戶群,從市場的角度看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
公開數據顯示,設立於2006年的“血友病吧”擁有7712名用戶,已成為病友交流治療經驗的重要平臺。和“血友病吧”一樣,數萬個不同主題吧皆因網友自發組織、交流話題、深度互動、凝聚用戶而聚集了巨大的流量,形成了巨大的價值轉換基礎。
然而,當企業看到了“貼吧”社交流量變現的潛在商業利益,進行商業化探索時,卻忽視了貼吧作為公眾公共討論平臺的這一基本屬性,恰恰才是價值集聚的本源所在。
中國傳媒大學網路法與智慧財産權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表示,網路平臺服務商在運營中,不能以過分追求商業價值來扭曲平臺的性質。
中國傳媒大學網路法與智慧財産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文傑表示,雖然原則上百度可以出讓貼吧管理權,但出讓的商業行為一旦發生,貼吧就不再是網路用戶自主管理的公共空間。
“尤其不能一邊以公共平臺的面目出現,另一邊又存在著用戶看不到的商業交易,讓某個組織對平臺形成實際操控,已經涉及對平臺性質的改變。”王四新説,這種行為,事實上是在透支商業價值,更是把企業推向道德危機。
16日,百度再次發出的聲明題目被定為《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記者在百度貼吧官網刊登的“貼吧協議”中看到其中一條這樣寫道:百度貼吧是百度公司向用戶提供的資訊存儲空間,為用戶提供討論、交流的平臺。
公共性、交互性,為普通網民提供一個能自由交流不受商業利益干擾的平臺,這大概就是百度貼吧誕生之日起的“初心”,也應該是一個健康的網際網路資訊發佈與共用平臺的品格。
公眾的平臺和掙錢的工具
網路讓資訊流通更便利,也加劇了資訊不對稱可能造成的傷害。王四新説,近期發生的“攜程假票事件”和“貼吧被賣事件”都反映出平臺監管中企業的缺位。
“法律監管往往是事後性質的,企業自查自律和行業組織的作用應該前置。”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李昊説,對於快播、攜程、百度的三起輿論事件,不應將矛頭對準技術本身,而是要通過加強市場競爭,引入企業無法控制的評級服務等方式,規範網際網路平臺的運作。
以百度貼吧為例,有些專家建議,貼吧出讓變更管理運營權,應公示貼吧性質的變化,讓用戶獲得充分知情權並徵求其意見。同時在出讓行為中,企業也要負擔更多的合法性審查義務。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言人姜軍10日在就“快播”案發表談話時曾説,所有利用網路技術開展服務的網站,都應對其傳播的內容承擔法律責任,這是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和治理的根本原則。
從“快播涉黃案”到“攜程售假票”,再到百度賣貼吧。短短的半個多月,中國網際網路業界頻頻暴露的問題所帶來的不僅僅是錯與對的判斷,更是人們網際網路監管與網路倫理的思考:
網路平臺服務商是否有權利濫用平臺?
公共屬性的網路空間到底是否應開發利用其商業價值?
技術是否可以無條件的服務於人們的各種需求?
網際網路運作的道德、邊界、底線、規則在哪?
……
法治、監管、自律——
隨著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項“基礎設施”,網路平臺頻頻暴露出的問題,迫切需要監管部門、網際網路企業以及廣大網民一起構建起一套完整的“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