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觀察:亞投行“開業大吉” 亞洲和全球經濟迎暖流

  • 發佈時間:2016-01-16 21:4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 李曉喻)成立20多天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16日在北京正式開業。亞投行開業有助於打通區域乃至全球經濟發展“路障”,也將推進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

  亞投行是首個由中國倡導成立的多邊開發金融機構,旨在重點推進亞洲區域的基礎設施及互聯互通建設。該銀行總部位於北京,法定註冊資本1000億美元。根據工作計劃,亞投行將於2016年二季度為首批基建項目提供融資支援,預計今年放貸15億至20億美元,預計此後5至6年內每年放貸額達到100億至150億美元。

  亞投行開業後,將利好區域內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進而為區域乃至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過去10年間曾扮演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新興經濟體,近期漸顯疲態。世界銀行日前發佈報告,將2016年發展中經濟體增速預期下調至4.8%,並預計今年東亞太平洋地區經濟增速將從2015年的6.4%進一步降到6.3%。

  新興經濟體“入冬”,除受美元加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等外因影響外,自身底子差,基礎設施薄弱也是原因之一。在亞洲,不少國家目前鐵路、公路、港口、電力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不僅導致自身貿易和投資潛力無法充分發揮,也阻礙了區域經濟合作。

  而亞投行成立初期的重點融資領域,正是道路、橋梁、港口等交通領域,電網、油氣管道等能源領域,以及市政、農業農村、倉儲物流等。這些都切中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痛點”,有利於改善其投資環境,增加就業,提升發展能力。

  中國財政部亞太中心副主任周強武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新興經濟體面臨不同程度下行壓力之際,亞投行開業後將與全球多邊開發機構形成合力,提高亞洲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水準,對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周強武表示,作為多邊機構,亞投行投資重點也將是國別項目,但其在投資跨國項目、區域項目甚至跨區域項目中擁有獨特優勢,有助於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本區域發展中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都將從中受益。

  亞投行開業後,中國作為第一大股東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備受關注。中方已明確表態,支援本國國內項目“並不是中國倡導成立亞投行的首要目的和優先重點”,亞投行成立初期暫不考慮申請資金支援。

  在周強武看來,中國倡導成立亞投行“首先旨在為區域發展承擔更多責任”,同時促使現有多邊開發機構加快改革,在提高杠桿率,為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真金白銀”的同時,提升新興經濟體整體的話語權。

  周強武表示,亞投行開業以後,中國將與各方共同努力,推動亞投行儘早形成貸款能力,並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多邊開發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