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北京完成8.3萬戶棚改 每人平均壽命達到發達國家水準
- 發佈時間:2016-01-16 14:08:1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二五”期間,北京在經濟、生態、“大城市病”治理、深入改革、市民獲得感等方面交了一份高分答卷。昨天,本報報道了北京在前三個領域的主要成就,今天將持續聚焦于其餘幾個方面的飛速進展。
?民生
北京戶籍居民
平均期望壽命81.8歲
“十二五”城鎮新增就業216.7萬人。前四年本市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2%,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年均增長8%。
社會保障方面,城鄉養老保障和城鎮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768萬人和1765.2萬人,比“十一五”末分別增長34.8%和29.4%。
“十二五”期間學校學位增多了,其中幼兒園學位增加十多萬個,中小學學位增加19萬個。
每人平均壽命也達到發達國家水準。2014年,全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1.8歲,比2010年增加1歲。與此同時,養老方面出臺了《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制定了《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
此外,構建“以租為主”的基本住房保障體系,累計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房100萬套。完成8.3萬戶棚改和6562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10.8萬戶東西城平房居民實現清潔供暖,農村和城鄉結合部7.6萬戶居民實現“煤改電”。
城鄉
2014年農村居民收入突破2萬
“十二五”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投向郊區比例保持在50%以上。社會公共服務網路向郊區延伸。全面推進落實城鄉教育“四傾斜”政策,新建65所城鄉一體化學校、105所村辦幼兒園,加固改造100所農村校舍;建立了城鄉一體的就業服務管理制度,“十二五”期間共幫助就業和轉移就業約29萬農村勞動力。
基礎設施和城市管理向郊區延伸。由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新城路網、淺山區路網等構建的城鄉交通路網體系已具規模,郊區公交運營線路達到367條,率先基本實現“村村通公交”。基本實現農村安全飲水,郊區污水處理率達到66.2%。農民收入水準顯著提升。2014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2萬元,連續6年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
改革
削減56%政府定價項目
五年間,價格在促進功能疏解、結構調整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中的作用更加凸顯:修訂發佈《北京市政府定價目錄》,削減了56%的政府定價項目;順利實施了水電氣熱階梯價格和公交票制票價改革,首次實施企事業單位用氣用熱分區域差別定價。
“十二五”的民生賬本
城鎮每人平均可支配
收入年增長
城鄉養老保障和城鎮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768萬人和1765.2萬人,比“十一五”末分別增長34.8%和29.4%
“十二五”末財政性教育經費是“十一五”末的
每人平均壽命達到發達國家水準
2014年平均期望壽命
2011年起,設立為期5年、年均5.2億元市級養老服務專項資金,
養老機構每年新增1萬張床位
累計建設籌集保障房100萬套;
完成8.3萬戶棚改和6562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
10.8萬戶東西城平房居民實現清潔供暖;
農村和城鄉結合部7.6萬戶居民實現“煤改電”(殷呈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