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趙喜子:今明兩年應力爭壓縮掉鋼鐵産能2億噸

  • 發佈時間:2016-01-16 09:5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6日訊(記者 周雷)當前,去産能已成為鋼鐵業的硬任務。1月15日,在北京知為先項目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等機構主辦的第二屆知為管理高峰論壇上,全聯中小企業冶金商會原名譽會長趙喜子強調,要堅持壯士斷腕的精神,力爭今明兩年壓縮掉2億噸鋼鐵産能,從而為鋼鐵業轉型升級創造必要條件。

  “2016年是鋼鐵業最難熬的一年,也將是鋼鐵工業佈局開始發生變化的一年。”趙喜子錶示,根據最新調查,鋼鐵業停産、半停産企業和悶爐、延長檢修時間的企業頻頻出現,目前,有近20家企業全面停産。鋼鐵行業陷入了降價與虧損惡性迴圈,2015年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預計主業虧損近1000億元,全年平均噸鋼利潤預計為負120元。鋼企資産品質開始出現嚴重問題,債務風險加大,“僵屍企業”增多,減員現象普遍。面對嚴峻形勢,鋼鐵業亟待主動釋放風險,通過有效化解過剩産能、果斷處置“僵屍企業”,實現斷臂求生。

  目前,我國鋼鐵産能約達12億噸。隨著市場需求的下降,産能過剩矛盾更加突出。業界預計,“十三五”乃至今後10年鋼鐵業都將處於過冬期。趙喜子錶示,要想縮短鋼鐵業寒冬的時間,每個企業都要主動壓縮過剩産能。作為政府層面而言,應引導産能退出,建立退出機制。退出機制的關鍵在於各級政府、企業、銀行都應承擔化解産能的成本,設法對退出産能實現獎勵和補貼。中央、地方、企業、金融機構、職工等,都要有所付出。補貼主要用於下崗職工安置,補貼標準要合理確定。通過上述措施,爭取近幾年尤其是在今明兩年壓縮掉2億噸産能。

  “如果‘十三五’頭兩年我們能夠在化解産能過剩問題上有實質性進展,就會改善鋼鐵工業的佈局,劣勢企業出局,優勢企業得以生存發展,兼併重組取得實質性進展,企業集中度開始提高。”趙喜子還表示,過剩産能化解,只是為企業轉型升級打下良好的基礎。新常態下,下游産業升級對鋼鐵業産品和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贏得市場競爭,鋼鐵企業就必須把自己的定位設計好,持續加強企業管理。

  據了解,近幾年,受嚴酷市場的倒逼,一批民營企業全力推進精益化、精細化管理,把生産經營各環節的“過剩要素”擠乾凈,創造出最大的效益,在別人虧損的時候做到始終盈利;許多國有企業,大力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普遍在壓縮管理層級、精簡管理崗位、推進全員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