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主産區如何調整

  • 發佈時間:2016-01-12 08:33:2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內蒙古

  用地養地結合建綠色非轉基因大豆基地

  大豆全産業鏈資訊預警省級分析師內蒙古農業技術推廣站包立華

  內蒙古大豆主産區是我國發展綠色、有機大豆種植的優勢區域。按照“轉方式,調結構”要求,內蒙古確定大豆産業發展理念為:在主推品種上,穩定高油大豆面積,逐步向高蛋白大豆等專用品種轉變;在生産上,由普通大豆種植向非轉基因、綠色、有機大豆生産轉變;在種植模式上,由傳統種植技術向綠色可持續增産增效配套技術模式轉變;在銷售方式上,由傳統的銷售模式向現代行銷方式轉變,搭建電商平臺,由原糧銷售向産品供應轉變。

  在發展措施上注重:構建用地養地結合的輪作結構,實行玉米—大豆輪(間)作、玉米—雜豆輪(間)作或小麥—大豆—馬鈴薯輪作等生態友好型耕作制度。逐步恢復大豆面積提升産量品質,結合開展“糧豆輪作”,適當恢復大豆種植面積。穩定油用大豆、增加食用大豆面積,根據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和大豆市場供求現狀,主産區在穩定油用大豆面積的同時,擴大高蛋白食用大豆種植面積。加快推進技術整合與創新,加大高産創建的實施力度,著力推進綠色增産模式攻關。成立大豆産業聯盟,實現資源、資訊等共用,增強國內大豆市場競爭力和話語權。

  遼寧

  多種符合市場需求和深加工需要的品種

  大豆全産業鏈資訊預警省級分析師遼寧省農委資訊中心 王彪遼寧12316金農熱線胡瑩瑩

  近年來,受種植效益比下降影響,遼寧省大豆生産面積總體上呈現遞減趨勢。全省大豆種植以小規模農戶為主,主要用於食用消費,市場價格相對穩定,省內自産大豆外銷流通比重較小。

  保證大豆生産,建議:一是完善政策保險及基礎設施建設。遼寧的大豆生産抗自然災害和不良氣候的能力較弱,農戶期盼政府給予一定的補助政策,做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此外,應加大農業保險的範圍和力度,確保旱澇保收。二是加大大豆生産技術指導,提高科技貢獻能力。幫助農民引進適合本地區自然條件的高産、穩産、抗病蟲害的優良大豆品種,改變大多數農戶自留豆種使用的不良習慣,多種植符合市場需求和深加工需要的高附加值品種。三是繼續落實好大豆目標價格政策。讓種植戶真正得到實惠,提高種植積極性。

  吉林

  加強科技創新轉化挖掘增産潛力

  大豆全産業鏈資訊預警省級分析師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舒坤良楊雙

  近年來,吉林省大豆面積不斷萎縮,已從2005年的757.5萬畝持續下滑至2015年的252萬畝。除價格因素外,單産水準徘徊不前是導致大豆産業快速萎縮的關鍵因素之一。亟需加強科技成果創新轉化,不斷挖掘大豆增産潛力。

  加強高産大豆品種的研發創新。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種植的“雜交豆1號”單産曾達到10671斤/公頃。按照大豆目標價格計算,其每畝純收入將遠遠高於玉米。但是,由於該品種制種成本過高,嚴重限制了其推廣使用。建議國家加大專項科技投入,快速攻克技術難題。

  加強高産品種配套的密植技術研究。可把大豆種植密度增加到25萬株/公頃以上,亟需開展以下研究:第一,選育出耐密新品種。第二,研製適於密植的播種機具,推廣窄行密植和大垅雙行密植。第三,研究適用於大豆密植的除草技術。

  加強農技推廣能力建設,推動新品種、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從目前全省大豆主推品種如“吉育86”等的選育報告來看,其單産都在6000~8000斤/公頃,遠高於吉林省當前大豆實際單産水準。亟需提高農技推廣能力建設,強化對豆農的培訓力度,加快優良大豆品種及其配套密植技術的轉化推廣。

  黑龍江

  全産業鏈調整促進大豆就地深加工

  大豆全産業鏈資訊預警省級分析師黑龍江省農業資訊中心杜宇

  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和産量居全國首位,近年來由於種植大豆的比較效益較低,大豆産業日漸式微。建議從鼓勵大豆種植、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和促進大豆就地加工等方面著手振興大豆産業。

  提高補貼鼓勵大豆種植。2014年大豆目標價格為2.4元/斤,黑龍江省大豆目標價格補貼執行標準為60.5元/畝,2015年大豆目標價格仍然為2.4元/斤,農民反映補貼偏少,租地種植大豆不划算。建議適當提高大豆目標價格補貼,進一步縮小大豆與水稻、玉米的比較效益差距,促進大豆種植面積恢復。

  因地制宜推廣糧豆科學輪作。如果通過價格調控和種植補貼等方式使大豆、小麥單位收益比接近2:1,大豆、玉米單位收益比接近3:1,大豆、小麥種植面積有望恢復性增長。屆時,在黑龍江省北部引導建立玉米—大豆—小麥和大豆—小麥—馬鈴薯等輪作體系,在黑龍江南部引導建立玉米—玉米—大豆輪作體系。

  促進大豆加工業發展。黑龍江省大豆加工業相對薄弱,需要從種植到倉儲物流、精深加工、産品研發的全産業鏈進行調整,建議加大主産區大豆加工業扶持力度,引導農企合作,開發市場需求,創新大豆産品,樹立國産非轉基因大豆産品品牌,促進大豆就地深加工,全面提升國産大豆競爭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