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進口大豆蜂擁而入 對外依存度高達80%
- 發佈時間:2015-09-12 09: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陳岩鵬 北京報道
低價進口大豆蜂擁而入。近幾個月,我國大豆進口量屢次刷新歷史數據,單月進口數量也是連創新高。
“南美地區的大豆還在源源不斷地運往中國。”9月10日,然卡實業合夥人投資經理高艷濱對《華夏時報》記者説。和往年不同,今年在美國大豆進口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南美大豆卻大幅攀升。
受此衝擊,國産大豆種植面積和産量進一步萎縮。國家糧油資訊中心預計,明年中國大豆産量將會減少到1100萬噸,低於今年的1215萬噸。
再創新高
海關總署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大豆進口累計5239萬噸,同比增加9.8%,再次刷新歷史同期紀錄。在此之前,今年7月份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為創紀錄的950萬噸,比上年同期提高27%。這也是我國單月大豆進口數量首次突破900萬噸。
高艷濱注意到,以往中國更多的是進口美國大豆,但今年的情況卻大不相同。據美國農業部統計,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美對外大豆出口同比下降47%,中國新進口美大豆327萬公噸,同比減少67%。
這是最讓美國大豆出口商頭疼的事情。巴西政府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巴西大豆出口量達到4580萬噸,已經超過了2014年1至12月份的出口量4570萬噸。在創紀錄的7月,我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高達637萬噸,同比增長22.1%。
據東方艾格分析師馬文峰介紹,國內加工企業自今年6月以來進口了大量更為便宜的南美大豆。截至9月初,國內大豆港口庫存升至654萬噸,為2014年8月以來最高。
巴西農業諮詢分析機構AgRural發佈報告稱,截至7月底,巴西全國農戶已經銷售了82%的2014-2015年度大豆,並預售了25%的2015-2016年度大豆。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進口量約佔全球60%。
“南美大豆很有可能推動中國今年大豆進口量觸及紀錄高位。”高艷濱説,“不僅如此,美國新大豆也將在11月進入市場,美國是全球第二大大豆出口國,中國的貿易商會加大採購力度。”
國家糧油資訊中心日前預測,2014-2015年度(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中國大豆進口量將達到創紀錄的7600萬噸,2015-2016年度中國大豆進口總量預期會再上一個臺階為7700萬噸。
匯率影響
今年巴西大豆出口強勁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雷亞爾匯率大幅下跌。自年初以來,雷亞爾兌美元匯率已經下跌40%左右。
“因為人民幣(6.3735, 0.0000, 0.00%)與美元掛鉤,所以匯率比較穩定,即使8月份貶值3%左右,但相對於巴西雷亞爾(3.881, 0.0000, 0.00%)來説,還是大幅升值了,這也是導致包括巴西在內南美大豆向我國涌入的一個重要原因。”馬文峰説。
受匯率等因素影響,國內進口大豆供應充足,進口大豆分銷價格整體位於3140-3160元/噸左右,國內外大豆存在巨大的差價,同時8月份湖北等地新季商品大豆上市的價格卻高達4100元/噸左右。
這是過去20多年的縮影。據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介紹,在1994年以前,我們的匯率是一美元兌換人民幣8.62元,中間變化起伏,總的走向是人民幣不斷堅挺,相對美元來説在不斷升值。
“500美元/噸的大豆不算其他任何費用,在那個時候進口一噸,折合人民幣4000多元,現在同樣一噸大豆運過來只是3000多元,這1000元的價差是匯率變化。”陳錫文稱。
低價進口大豆涌入國內成為了常態。據統計,我國從1995年開始進口大豆,1996年由凈出口變為凈進口,進入21世紀後,進口量更是逐年增加。我國大豆進口量從1995年的29萬噸,飛速增至2014年的7140萬噸。
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説,中國作為全球大豆的最大買家,近15年來,我國大豆的進口依存度在50%以上,尤其近5年以來,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均超過80%,2014年對外依存度在86%左右。
過剩加劇
在高艷濱看來,除了匯率因素外,促成國內進口大豆數量創紀錄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大豆壓榨利潤回升。美豆一直在低位運作,8月跌幅超過了15%,國內壓榨商的採購成本大大降低,而生豬等養殖業景氣上升,壓榨企業更加有利可圖。
馬文峰也認同高艷濱的觀點,他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國內豆粕需求提高,壓榨産能擴張推動進口需求增長;此外,食品行業對大豆的需求也有所增長。
但8月大豆進口量並沒有保持7月的強勁勢頭,環比下滑18.1%,海關給出的原因是“來自南美便宜的供應減少”。高艷濱認為,這與人民幣貶值關係不大,因為8月進口的大豆一般都是5、6月份下的訂單。
“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對進口的影響有限,但將提升大豆壓榨商成本,他們可能將增加的成本轉嫁到下游行業。”馬文峰稱。
高艷濱在山東等地調研時發現,進口大豆領域的融資貿易相比去年已大幅減少,“融資客被擠出了市場,進口主動權已經發生轉移。”據他介紹,絕大多數工廠都是自己從國外進口大豆,省去了很多中間不必要的環節。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數據是,在大豆進口高歌猛進的同時,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口豆油同比下降42%。高艷濱對此解讀稱,大豆進口量的增長彌補了豆油進口量的下降,這恰恰反映了我國對油脂的真實需求水準。
不過,王小語的看法卻與之相反,他認為,豆油進口量的下降説明需求在放緩,我國市場需求早已達到飽和狀態,每年進口5000萬噸大豆實際上就夠了,而目前沿海企業還在無序超量進口大豆。
據介紹,我國目前大豆壓榨産能超過1.45億噸,超過實際加工量的一倍多,産能過剩嚴重。
“大豆進口的擴張不是消費需求拉動的,而是産能擴張拉動的,反過來這又加劇了産能過剩,有關部門應該加大抑制和淘汰過剩産能的力度。”王小語稱。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