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又有4傢俬募失聯 爆髮式增長埋隱患

  • 發佈時間:2016-01-12 01:29:37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證券記者 管偉

  又有4傢俬募失聯了。昨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佈了第三批失聯(異常)私募機構,同時對失聯(異常)私募機構最新情況進行了發佈。《金證券》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數量達到25221家。不過,由於私募的法律機制難以匹配私募基金迅速膨脹的數量,給私募基金行業埋下了隱患。

  私募爆髮式增長

  昨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告稱,根據協會核查有關情況的需要,通過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預留的電話、電子郵件及短信方式均無法與下述公司取得聯繫,中投金石(北京)投資基金、吉林省中電股權投資、六寶(北京)投資、北京通銀財富投資基金等4家公司亦未在限定時間內回復相關情況説明。限上述4家公司于本公告發出後5個工作日內來函對公司現狀及相關情況予以説明,逾期則認定為“失聯(異常)”私募機構。

  此外,協會還稱,2015年11月23日與2015年12月14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分別對深圳市紅福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6家失聯(異常)機構予以公告,其中14家機構均未按要求與協會聯繫,目前該14家機構已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官網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分類公示“失聯(異常)機構”中予以列示。

  有私募行業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表示,近兩年來私募基金公司呈幾何級數般爆發增長,後期將有越來越多的問題爆發出來,這對整個行業都將帶來負面影響。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月11日,協會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為25221家,與第一次爆出私募失聯的時間相比,短短一個多月時間,私募的數量又多了近4000家。

  亟待法律更完善

  基金行業人士擔憂,隨著行情的繼續下行,失聯的私募機構將更多。對於投資者來説,失聯意味著血本無歸。

  “即使找到私募機構負責人,要回錢的可能性也不大。”江蘇創盈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涂勇對《金證券》記者表示,如果一直無法聯繫上私募機構負責人,估計投資者的錢是要不回來的。

  涂勇説,儘管投資者手中都持有兌付合同等,但因為被告主體已經失聯,且即使找到被告主體,也要對其資産凍結後進行處置。

  “很多時候,被告主體的資産已經進行了轉移,從法律上來説,受害人根本無法對其資産進行凍結與保全。”涂勇表示,從目前的法律規則來看,私募機構只要註冊報備,對法定代表人沒有其他約束。而從管理上來説,行業協會對其只有督促監管功能,並沒有強制執行及硬性的法律條文相約束,因此,還欠缺法律法規的保障。

  因此,涂勇建議應健全私募基金關於法律法規的完善制度,保護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