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新加坡天津生態城借PPP模式構建“智慧之城”

  • 發佈時間:2016-01-11 21:40: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天津1月11日電(記者毛振華)作為中國與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大合作項目,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中新天津生態城,將借“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探索政企分開、市場化運作,為打造中國首個綠色發展綜合示範區奠定基礎。

  PPP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從2008年奠基動工建設至今已經過去了7年,如今的天津生態城8平方公里起步區已基本建成,國家動漫園、生態科技園、社區中心等一大批項目拔地而起。

  “生態城作為一個國際級合作的創新性項目,PPP模式在生態城建設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天津生態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孟群認為。

  他向記者介紹,生態城建設之初就按照政企分開、市場化運作的開發建設原則,投資公司由泰達控股等6家股東出資30億元設立,沒有地方財政一分錢投資,股權結構多元化,無控股股東,市場化程度較高。

  天津市政府授權投資公司作為生態城土地整理儲備的主體以及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維護的主體,享有相應的投資權、經營權和收益權。

  與此同時,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授予投資公司區域內能源、通訊、水務、環衛、交通等經營性項目的特許經營權。管委會對涉及市政路橋、泵站、綠化、公共建築等非經營性項目,採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與投資公司建立市場化的契約關係,無隸屬關係,産權清晰。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開展具體建設中,投資公司打破單一管理模式,先後與國內及新加坡優秀企業合作,組建了能源、市政景觀、環保、水務、交通、産業園等12家公司,形成了國有資本、外資資本、上市公司等混合所有制形式的産權結構。

  “無井蓋”和“寬綠帶”是記者對生態城道路的突出印象。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局調研員王萌介紹,生態城道路的雨水收集井及其他市政管網設施全部設置在兩側綠化帶內,從根本上避免了道路維修“拉鏈”現象和“墜井”事故的發生。目前區域內這樣的“生態”道路已完成60余公里。

  記者在生態城公用事業運作維護中心調度大廳看到,在一面由64塊拼接屏組成的巨大顯示墻上,供水、供熱、地下管網運作等基礎設施運作狀況均可實時顯示。工作人員可隨時接聽用戶的求助電話,根據問題所涉及的不同專業現場派單,由相應的專業公司派人維修。

  在資訊化網路搭建的基礎上,投資公司建立地理資訊系統,實現城市基礎設施資訊的區域全覆蓋、地上地下全覆蓋、業務領域全覆蓋、項目生命週期全覆蓋。通過多年積累,地理資訊系統已完成460公里地下管線的空間數據採集與入庫,實現了已建成區域全部三維地上建築及地下管線的建模和土地、建築、道路、地下管線等城市資源的精細化管理。

  孟群表示,借助資訊化技術的應用以及系統化的運營方式,生態城實現了基礎設施領域多專業之間的資源整合、資訊整合和統一管理,一個現代化的“智慧城市”正在從夢想走進現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