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首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數據採集和建庫工作完成

  • 發佈時間:2016-01-11 15: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1日訊(記者 徐紅)全國測繪地理資訊工作會今天在北京召開,中國經濟網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歷時3年,已全面完成了全覆蓋、無縫隙、高精度的普查數據採集,並按標準時點全部統一核準,建成了國家級地理國情數據庫,數據總量達到770TB,相當於7億冊50萬字的圖書。目前,普查已進入統計分析階段,有望在今年形成成果並向社會發佈。

  通過本次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國地理國情家底。一是查清了我國“山水林田湖”等地表自然資源要素基本情況,具體包括耕地、園地、林地、草地、湖泊、河流、水庫(坑塘)、荒漠和裸露地表、冰川和常年積雪等的類別、位置、範圍、面積等資訊。二是查清了與人類活動相關的交通網路、居民地與設施、地理單元等人文地理要素基本情況,掌握其類別、位置、範圍、長度、面積及空間分佈情況。

  在加快普查成果轉化應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國家發改委利用普查成果開展“十三五”市縣規劃試點,在試點成功基礎上,與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聯合印發了《市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技術規範與編制導則》;海南省以普查成果為底圖,開展了全省“多規合一”工作;新疆、西藏、青海等省區及時將形成的普查成果應用於反恐維穩、應急等工作;黑龍江省將普查數據作為基礎數據,積極用於地名普查和農業普查等;此外,浙江、雲南、內蒙古等省區將普查成果應用於資源管理、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充分體現了普查成果具有基礎性、公益性、普適性和客觀性特點,應用潛力巨大。

  據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普查重心已轉入統計分析和深化應用階段。實現普查成果全面網路化共用的同時,積極推進成果在國土空間佈局、農業現代化建設、自然資源資産管理和保護、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服務保障民生等方面的應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