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外合作産業園區:打造經濟開發區升級版

  • 發佈時間:2016-01-11 07: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予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年伊始,中馬欽州産業園的建設如火如荼。在熱帶植物的掩映下,産業園初現一座新城的輪廓。這是繼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中新天津生態城之後,中外政府間合作建設的第三個園區。“在基本實現3年打基礎目標後,中馬欽州産業園區將開始進入産城項目為主推進的新階段。”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高樸介紹説,“希望建成具有自由貿易功能的中國第四代開發園區,並在築造面向東盟的國際産業合作新高地進程中發揮示範作用,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的重要探索和‘一帶一路’建設先行先試的重要實踐。”

  中外合作不斷升級

  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指出,中國經濟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條重要經驗是利用發達國家技術産業的後發優勢,推動快速的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而經濟特區、産業園區是技術引進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能夠降低技術進步的成本,成為一國經濟發展的先導。此外,園區也是局部降低交易成本、改善營商環境的有效方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各種類型的經濟園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數量逐漸增多,分佈日益廣泛,影響逐步擴大。隨著開放的不斷深化,國家之間進一步的經貿往來需要更高層次的承載平臺。我國現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17家,邊境經濟合作區15個。近年來,開發區國際合作呈現新亮點。1994年,我國與新加坡政府開始合作建設蘇州工業園,開創了政府間合作建設中外合作産業園的新形式。此後,各地相繼建設了一批省級、市級中外合作産業園。

  專家指出,過去30多年,開發區從最初的單一工業化階段,逐步走到“産城融合”的城市化階段,再發展到具備社會、經濟等多種功能的綜合化階段,目前正逐步向更高形態和業態發展。作為從誕生開始就天然承載對外開放職能的經濟開發區,“國際化”是開發區現階段發展的必然需求。近年來,隨著多國政府部門期望與中國深度合作,中外合作産業園成為開發區進一步發展的自然升級。

  探索開放創新經驗

  中國共産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提出“全面參與全球經濟合作和競爭,培育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基地和經濟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指出,要“推動形成深度融合的開放創新局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在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總體方案》中要求“探索深化開放創新的有效模式”。《關於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指出,要“探索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産業結構邁向中高端水準,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政府推動、試點展開,這些新舉措都呼喚更新模式、更契合國際規則的平臺出現,並全面對接國際環境、實現投資貿易便利化,進一步成為落實自貿區或自貿協定的橋頭堡。因此,中外合作産業園建設的出發點就是為進一步開放創新探索經驗。

  搭建産能合作新平臺

  新時期,中外合作産業園區成為國際産能合作的新平臺,對提升對外開放水準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不少地方也把利用外資與園區規劃、城市建設和産業發展規劃結合起來,推動中外合作産業園區建設,並使之成為利用外資推動産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2014年,《國務院關於近期支援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明確提出,將進一步深化中德政府間關於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合作交流機制,在瀋陽共建中德高端裝備製造業園區。以此為標誌,瀋陽與德國之間的合作上升為由兩國政府推動的國家戰略。2015年,瀋陽推動中德高端裝備製造業園區不斷升級的同時,還積極打造展示中法雙方在環保領域合作的中法瀋陽生態園,並醞釀建設中日韓迴圈經濟示範基地,吸引日韓在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和再生資源利用、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的企業及其他國家和地區企業進駐園區,共同建設中日韓迴圈經濟園區。

  當前,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中外合作産業園區自身也在升級。2015年,國家確定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改革試驗。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江蘇省商務廳廳長馬明龍告訴記者,園區將借鑒上海自貿區的經驗探索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我國經濟開發區的升級版,建成一個充滿活力的新城區。此外,對於蘇州工業園區品牌輸出,園區工委管委也有考慮。(經濟日報記者 李予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