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解好扶持“雙創”這道題

  • 發佈時間:2016-01-11 05:29:39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雖説政策紅利利好發展,但直接“滋養”小微企業仍存在諸如政策普及不廣泛等諸多障礙——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無疑是當下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明確:要倡導“堅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激發經濟增長“新動能”。綜觀去年以來我省出臺的多項扶持小微企業的“雙創紅包”,“幹貨”十足,頗為誘人。然而,很多創業者仍舊遇到了不少困難。那麼,該如何尋找突破口?

  “雙創”熱情被激發

  先看一組數據: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啟動,山西工商登記註冊制度便利化改革實施以來,我省市場主體不斷增加,專利申請數量快速增長,迅速形成了一股“雙創”熱潮。據統計,2015年前3季度,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22794戶,同比增長45.9%。其中:內資企業50945戶,外資企業121戶,個體工商戶164884戶,農民專業合作社6844戶。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人們參與“雙創”的熱情不斷被激發。2015年剛剛從山西大學畢業的王哲選擇了在省城創業。“家人在老家河南給找了份工作,但我不喜歡。現在註冊個公司很便捷,1天就可辦理,我想將我的電腦專長髮揮出來,就和朋友合夥成立了這家傳媒公司。”已經運轉了3個月的公司目前多多少少地接了一些“活兒”,王哲正沉浸在創業帶來的收穫與快樂中。

  實施商事制度改革,目的就是要促進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創新型企業成長,帶動就業,推動新興生産力發展。目前,商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政策疊加效應正逐漸顯現,我省大眾創新創業和投資活力正充分激發,民營經濟發展動力持續增強。

  打通政策“最後一公里”

  在這個資訊高度發達,需求極度旺盛的時代,一個好點子,加上一群致力於幹事業的人,有多少創業者就是這樣滿腔熱血地從朝九晚五的職場中退出,全然撲入了創業的大潮裏。不過“萬事開頭難”,特別是對於初創業者而言,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是家常便飯。

  在太原高新開發區,做軟體開發的張項就遇到了資金困難。“怎樣能夠快速找到願意投資的人,是我遇到的第一件大難事。”但開了頭,接下來走下去,前面還有更多的坎坎坷坷,許多人因此而中斷了夢想。但也有人就在關鍵的時候找到了援手。

  我省某餐飲有限責任公司長期租用某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的樓房作為營業場所,後者急需資金週轉便想到利用樓房租金收益在銀行貸款。通過人民銀行中徵應收賬款平臺上傳了其應收賬款,了解到若向銀行發送融資需求需要債務人在平臺上配合確認賬款,於是動員某餐飲有限責任公司在平臺上也上傳了該筆賬款的相關憑證,幫助該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成功向銀行推送了融資需求,最終獲得了中國銀行大同支行160多萬元的貸款。上述這家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正是中徵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的受益者,獲得了融資,盤活了資金。

  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有一年半的時間,期間,國家和我省針對初創企業也推出了不少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比方説降低企業準入門檻、稅收方面的優惠等。然而,政府相關部門在調研過程當中,卻發現大量的優惠政策並不為創業者所知。那麼,怎樣打通政策普及的“最後一公里”?

  記者登錄山西工商局網站了解到,國家工商總局小微企業名錄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已初步實現“扶持政策集中公開”的功能,並依託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提升了小微企業扶持政策的知曉度,助推政策落實。可能很多人還不太關注國家工商總局網站首頁的右側,實際上,打開這個名錄,如果是定向檢索某一項扶持政策,那麼國家到地方的都能搜索出來。

  普及政策,讓“創客”們了解政策,才能真正助力實現“雙創”。

  享受政策紅利,助力“雙創”

  除了政策普及,融資難、融資貴,也是初創企業所面對的難題。其實,目前從國家到省裏層面,已經出臺了大量的扶持政策。

  如從2015年開始,省級財政每年安排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3億元,重點支援小型微型企業採用新技術、發展新産業、培育新業態、創造新模式;支援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援小型微型企業技術創新和資訊化建設等。

  對於小微企業擔保難,我省將建立完善以政策性擔保機構為引領、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小型微型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為小型微型企業開展擔保和再擔保業務。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型企業可按規定享受小額擔保貸款扶持政策。

  此外,我省還鼓勵各級政府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通過階段參股、跟進投資、風險補助(補償)、投資保障、收益讓渡等方式,引導各類創業投資基金、天使基金、種子基金等各類基金,投資初創期、種子期和孵化期的小型微型企業。同時,還鼓勵改制上市。

  省級財政對在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上市的中小微企業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在“新三板”上市的中小微企業給予50萬元的獎勵;對在山西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並融資成功的中小微企業給予10萬元的獎勵。

  作為首批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在太原開辦、運營小微企業,可享受小微企業創業基金。太原市財政從2015年起連續3年,每年安排0.2億元資金,用於設立小微企業創業基金。該基金主要以取得部分股權的方式,投向新興的、具有巨大競爭潛力,但缺乏資金的初創小微企業,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幫助其儘快發展壯大。

  太原市還設立了“擔保扶持財政專項資金”。太原市財政從2015年起連續3年,每年安排0.2億元資金,用於增加政策性擔保公司註冊資本金,吸引5—10倍的民間資本參與,形成1—2億元的資金規模,向銀行申請5—10倍的授信額度,可為小微企業提供5—20億元的資金支援,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

  2016年,對於眾多“創客”而言,懷揣創業的激情,但也要“耳聰目明”“吃透”政策,從而圓夢“雙創”。

  本報記者 楊繼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