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寧高寧的央企“不了情”

  • 發佈時間:2016-01-11 02:30:59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一週談

  寧高寧離開中糧赴任中化之際,各大媒體都給予了很高的關注度。或許就因為,寧高寧堪稱特大央企中的管理強人,也是公認的資本運作高手。在中糧期間,寧高寧主導了超過50起以上的並購,從而推動中糧成為世界五百強。如今,寧高寧去中化履新,對於中糧,寧高寧説:畫圈還沒有繪完。

  寧高寧在中糧倡導的全産業鏈基本完成,不過目前除了蒙牛乳業是利潤奶牛之外,其他7個上市公司業績都在虧損或下滑中。這或許就是寧高寧的“不了情”。

  這麼多年來,特大央企都在按照“做大做強”的訴求,不斷進行擴充。隨之而來的悖論式命題就是:當一家家央企成為擁有大量上市子公司的巨無霸企業時,作為當家人,如何能確保旗下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是放手讓上市公司自行尋求發展路徑,還是把主導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

  在多元化發展的央企內部,管理者最大的挑戰在於人,也即寧高寧在中糧集團一直推行的人事制度改革,他希望能夠將自上而下的行政任命制、管理制幹部,轉化為符合市場發展訴求的職業經理人團隊,最終構建起符合現代公司治理機制的管理體系。但是要看到的是,其背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組織文化形態交鋒。作為職業經理人,更希望完成董事會下達的業績指標,但是基於國有資産的特性,保值高於增值居於價值排序首位。

  這其實就是不同産權所導致的內在倫理衝突。依附於産權之上的央企業務結構、資産負債、組織構架、管理流程、員工政策、薪酬福利、激勵機制等,都無法擺脫現實情境而單兵突進,這恐怕也是寧高寧在中糧集團推動各項改革而壯志未酬的根本原因。

  不可否認的是,寧高寧在華潤和中糧都表現不俗,這也是國資委調派他去中化集團的基礎所在。但寧高寧能夠做出成績,依賴於其自身數十年來的管理資歷、實戰經驗以及人格魅力,這很難説不是某種人治的産物。我們也很難想像,寧高寧所代表的強人文化,可以在所有央企中統一推廣。

  哪怕是寧高寧本人,精力再充沛,能夠真正掌控多達數家甚至數十家的上市子公司經營走向嗎?過度的控股大股東控制,是否會重蹈國有股獨大的覆轍?央企及旗下上市企業如何達到完善治理機構、轉換經營機制的改革目標,將直接影響未來的混合多元制破題。

  寧高寧個人的時代當然未到結束時,可是央企強人文化的生命力能維持多久,倒真是值得學界和業界共同來探討。□畢舸(財經評論人)

央企控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航太資訊 27.13 7.28%
2 中國長城 8.79 7.20%
3 有研新材 11.38 6.75%
4 易華錄 34.11 5.96%
5 中航飛機 18.18 5.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環裝備 14.12 -3.81%
2 國投中魯 12.52 -3.32%
3 天科股份 12.31 -3.15%
4 中材節能 9.58 -3.04%
5 淩雲股份 15.21 -2.7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