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做全國資本出海第一口岸

  • 發佈時間:2016-01-10 21:18:2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2015“十二五”收官之年,上海市企業境外投資交出一份出色答卷:1~11月份,境外投資實際匯出數145億美元,同比增長3.8倍,位居全國各省市第一,在全國佔比13.9%;如果除去央企部分,佔比更是高達21.9%,名副其實成為全國資本“出海”的第一口岸。“十二五”這五年,上海市企業境外投資實際匯出數呈現“前低後高”的井噴態勢:2011年,15億美元,排全國第五;2012年,17.6億美元,排全國第六;2013年,18億美元,排全國第六;2014年,34.5億美元,仍排全國第六;而2015年,較2011年猛增近10倍。期間,上海企業境外投資“成色”閃亮,從2011年到2015年,上海境外高新技術投資新設和並購累計金額超60億美元,佔境外投資總額近1/4。

  緣何上海企業境外投資能在“十二五”呈現如此喜人態勢?

  上海市商務委對外經濟合作處處長孔福安認為,首先得益於改革紅利。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成立後,全國各地企業紛紛把資本“出海”的平臺註冊到了自貿區,以2015年1~11月份數據為例,註冊于自貿區的企業境外投資實際匯出額達到62.02億美元,同比猛增7.5倍。來自北京的中科招商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私募股權公司之一,2015年借自貿區平臺進軍資本出海,舉4億美元聯合美國天使匯AngelList共同打造“矽谷直通車”,後者的投資組合中包括如今大紅大紫的Uber。與此同時,2014年9月,上海發佈“國資國企改革意見二十條”之後,在全國率先出臺與國有企業跨國經營有關的“三個視同於和一個單列”考核操作指引配套細則,在前期費用投入的核算、容錯機制等領域均有重大突破,一大批國有企業通過投資並購海外品牌、渠道等,大力發展上下游産業鏈,構築起了輻射全球的供應鏈。

  境外投資公共服務平臺更加國際化,是本市企業資本“出海”提速的又一重要原因。截至目前,本市共集聚有154家境外律師事務所(包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的國內分支機構,佔全國的55.1%;集聚了佔全國比例達70%的外資銀行;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均在滬設有分支機構,還有一大批保險、保險經紀、再擔保、私募股權基金、公共傳媒領域的國際巨頭。2014年、2015年兩年,市商務主管部門向艾意凱、安永、高偉紳等國際知名諮詢公司、律所購買服務,請他們編制“對外投資國別指南”、“對外投資領域指南”、“跨國經營行為指引”等參考書籍,由政府免費向企業發放,這在全國商務系統中也是創舉。

  “‘十三五’期間,是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上由貿易大國向投資大國、由産品輸出向産業輸出、由承接簡單分工向承接複雜分工轉型的戰略機遇期。”為此,上海市商務委將一手聚焦走出去“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一手聚焦走出去創新模式培育,進一步鼓勵企業採取境外經貿合作區、開發區等模式“抱團”走出去,同時鼓勵本市的金融資本與産業資本聯手成立大型私募股權基金,用於全球跨境股權投資與購並,聚焦國際産能合作和裝備製造業走出去,鼓勵全産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走出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