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我國拓展藍色疆土提供科學依據

  • 發佈時間:2016-01-10 01:30:5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1月8日電 (記者陳瑜)自2001年俄羅斯提交第一份大陸架劃界案,外大陸架的爭奪已成為“藍色圈地”運動的新熱點。2002年啟動大陸架劃界項目以來,在國內外均無成熟理論方法和成功先例的情況下,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海洋二所所長李家彪院士帶領團隊聯合攻關10餘年,集中我國優勢單位上千人,構建了我國大陸架劃界技術體系,為我國大陸架劃界工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這一成果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按照海洋法公約,各沿海國家可對“外大陸架”行使主權權利,外大陸架也被沿海國視為最後一個合法獲得海洋國土的途徑,關係到國家海洋主權權益、資源利益和國家安全,成為全球沿海大國競爭的新焦點。外大陸架的劃定需要各國提交科學與法律的證據,並得到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的認可。

  “海上劃界與陸地不同,首先要解決邊界確定問題。” 李家彪告訴記者,這項研究非常敏感,各國間都是背靠背開展研究,沒有任何可參考的範例。

  在兩期973計劃和大陸架專項支援下,他和團隊圍繞“典型大陸邊緣地質特徵與劃界法規適用性”這一關鍵科學問題,建立了適用全球的3大類劃界地質模型及其適用條件,奠定了大陸架劃界地質理論基礎;創建了大陸坡腳點自動識別方法,有效解決複雜地貌條件下大陸架外部界限點的確定問題;研製了多功能海底地震儀等地殼深部探測的系列成套設備,解決了大陸架洋陸過渡邊界的精確測量難題。此外,高精度融合處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200萬公里海量實測地質地球物理基礎數據,首次建設了集各類界限、劃界圖件、劃界案文和佐證數據為一體的劃界支撐數據庫,為我國大陸架劃界提供了強有力的資訊化支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