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聞分析:中國CPI回落“1”時代 低位態勢或延續

  • 發佈時間:2016-01-09 14:55:4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上海1月9日電(記者陳愛平 許曉青 周文其)中國國家統計局9日發佈數據顯示,2015年12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1.6%,環比上漲0.5%;2015年全年中國CPI上漲1.4%,這是2010年以來首次回歸到“1”時代。

  食品價格的上漲對拉動12月份中國物價上漲起到了主要作用:0.5%的環比漲幅較全年環比水準較為明顯。

  中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稱,受全國部分地區降溫雨雪天氣影響,鮮菜和鮮果價格繼續上漲,環比漲幅分別為13.7%和2.3%,比上月分別擴大10.9和0.7個百分點,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0.48個百分點,接近CPI環比總漲幅。

  此外,蛋價、水産品環比價格分別上漲1.3%、1.3%,分別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01、0.03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鮮菜價格對物價的影響也較為突出:12月份鮮菜價格上漲11.8%,影響CPI同比上漲約0.38個百分點。另外,儘管環比價格下降,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4.0%,影響CPI同比上漲約0.42個百分點。上海農産品中心批發市場數據顯示,12月份豬肉均價為每公斤20.66元,較上一年同期高出不少。

  專家認為,2015年全年中國CPI上漲了1.4%,不僅低於2014年水準,也是2010年以來首次回歸到“1”時代。這是由於去年全年中國國內貨幣水準總體保持穩健,居民收入穩中有升,經濟增速放緩,這些都不構成明顯推升物價上行的動力。

  此外,國際大宗商品表現低迷,“輸入性因素”更成為制約相關商品上漲,尤其是促使部分非食品價格回落的因素。2015全年中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5.2%。

  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李慧勇分析,受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回落的影響,交通通訊項目價格和燃料價格自年初開始環比下降,油價下行壓力對交通運輸價格有持續的向下帶動作用。

  專家預計,2016年,國際大宗商品去産能化的“瘦身”動作仍將持續,輸入性因素將給中國商品價格尤其是交通、燃料價格帶來“拖累”。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近幾年中國進口大豆、稻穀、大米、小麥、玉米等糧食大幅增加,國際糧食價格大幅低於國內價格,這對國內相關商品價格上漲形成約束。

  李慧勇則指出,隨著中國供給側改革深入,中國居民收入穩定和消費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下,服務類消費價格則具備進一步上升的動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