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徐冠巨:我對製造業有信心

  • 發佈時間:2016-01-09 07:34:39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倩

  10天前,南充傳化公路港正式開業,這是傳化物流走出浙江,全國化網路佈局在大西南地區的第二站,也是徐冠巨2015年參加傳化諸多公路港開業的最後一站。

  新的一年,對徐冠巨來説,時間又緊張了一些。“2016年是傳化成立三十週年,三十而立。從目前的情況看,轉型升級這條路,我們已經走出來了,下一個五年,眼前是一片藍海。”徐冠巨説,這是他又一個“五年計劃”,未忘初心,仍在全力以赴投身企業。

  言語間,徐冠巨理了理額角的幾絲白髮。這些年為傳化發展的奔波與辛勞,留在了他的鬢角發間。

  從上世紀90年代接過傳化的接力棒至今,徐冠巨早已習慣了四處奔忙,傳化也從一家化學製品企業,壯大成為涵蓋化工、物流、農業、科技城、投資等領域的多元化民營企業集團。

  不過,成績只屬於過去,面對未來的五年,徐冠巨早已謀劃好了一幅更精彩的藍圖。“十三五”時期,傳化將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及國家産業發展導向,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的增長,在不斷變革中整合與提升産業價值鏈效益,力求在“十三五”期間更有作為。

  堅定為製造業“站臺”

  “我們要增強對製造業的信心。我堅定地認為,製造業不但是中國經濟的基礎,更是脊梁。”在2015年的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上,徐冠巨曾旗幟鮮明地為製造業“站臺”。

  上世紀90年代,製造業開始發展起來,但進入新世紀以後,城鎮化、網際網路大潮一度把製造業的光芒掩蓋了,但經歷過這些起起伏伏的徐冠巨始終堅信,“經濟發展最終還是要回歸製造業,製造業才是經濟的基礎,更是脊梁,也是浙江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和其他實體企業家一樣,徐冠巨從未停止過對製造業、對自己企業未來發展的思考,特別是製造業面臨著各種困境的當下。在他看來,這是個煎熬的過程,但也是個孕育新生的階段。

  無論環境多困難,傳化始終堅守製造業,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傳化已經在自動化改造方面走在前列,各種高端感測器和自動化控制儀錶已經在各個生産車間中得到廣泛應用。

  傳化化工板塊的轉型升級就是一個例證。作為國內精細化工的領軍企業,儘管經濟形勢不很樂觀,2015年傳化傳統的化工板塊仍有25%左右的效益增長。“行業下行壓力越大,市場份額就越向優勢企業集中,我們沒有丟掉製造業,而是把製造做得更好。”徐冠巨説。

  事實上,以化工産業起家,到轉型物流領域,對於傳化這家邁入30歲的企業而言,不只是技術、産業的迭代升級,更是一場由內而外,從理念到思維,從戰略到業務的轉型、跨界、蛻變和昇華。

  2015年10月底,傳化股份戰略入股瓦欄文化。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一頭連接著海量設計師隊伍,一頭連接著海量的布料商、印染廠、品牌商的“瓦欄網”,已有超過1100家花型設計工作室在瓦欄網落戶,每天有上萬個原創設計花型在瓦欄網平臺展示,花型數量總計超過12萬幅,是印花行業當之無愧的最大網上入口。

  製造業服務業“雙輪驅動”

  在消費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勢頭下,産業網際網路的時代已悄然來臨。多年來,徐冠巨一直倡導企業要加快轉變發展觀念和發展方式,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提升傳統産業。如今看來,這些建議不僅具有前瞻性,在網際網路創業熱的當下更是彌足珍貴。

  無論是雙十一電商大戲,還是網際網路創業園的興起,徐冠巨清醒地意識到,網際網路技術雖然在消費服務領域已經很完善,然而恰恰忽視了對於生産製造的服務,“資訊化、智慧化,都是企業轉型的方式,網際網路則是未來製造業獲得重生的關鍵,我們的製造業需要積極擁抱網際網路。”

  在2015年的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上,傳化物流的全國公路物流網路運營系統數據中心的實時公路物流數據曾讓人眼前一亮。傳化為中國450萬公里的公路網搭建的這套運營系統,每年運轉的物流費用達到2100億元,貨物價值總額達到5.2萬億元。

  “和大家理解的網際網路企業不同,我們做的是‘産業網際網路’。”徐冠巨堅信,國家經濟實力的強弱,關鍵在於製造業的強弱,而製造業的競爭力高低,與物流等生産性服務業的發展水準密不可分。

  “提早十年想,提前五年幹。”做企業需要對經濟形勢進行準確理解和把握,有了這種認識,然後再提前謀劃、提前佈局,這非常重要。徐冠巨認為,新問題就要放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解決,“我們這個時代的代表元素就是‘網際網路’。”

  傳化戰略佈局已先行一步。目前,傳化已經在探索“物流+網際網路+金融”的新模式,這一行動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支援,同時在2015年完成了重組上市,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傳化公司的股票市值從50億元增長到700多億元。

  立足製造業,重視生産性服務業,讓網際網路技術串起物流、金融等服務性産業,為製造業服務,才不至於讓製造業單槍匹馬地在世界市場裏廝殺,“我覺得這是傳化這樣的企業需要做的,這也是我們佈局‘十三五’的行動和抱負。”徐冠巨説。

  武裝企業“大腦”

  5年前,徐冠巨曾向本報記者這樣表述對“十二五”的發展信心:“員工是傳化最大的財富。”彼時,傳化集團是全國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標桿,在“十二五”的收官年,傳化員工的最低工資突破了3萬元,員工收入年均增長16.6%,跑贏了12.8%的企業年均利潤。

  倏忽5年,揚帆“十三五”之際,徐冠巨又再度更新了對員工的認識:“員工仍是傳化最大的財富,進入到了新的階段,現在的他們更生龍活虎、更跨界、更多元,如果説過去傳化的員工充滿笑容,那麼今天,他們還充滿自信。”

  這是一個“共創共建共贏共用”的時代,徐冠巨認為員工是傳化創業創新的驅動力。員工的智慧、員工的熱情、員工的創造成就了今天的企業,當員工與企業成了發展共同體,每個員工都在崗位上發揮著自己最大的作用,更加積極地去思考,迸發出極大的智慧和激情,併為企業創造一個個驕人的成果。

  近5年,隨著傳化産業鏈的不斷拉長、延伸,整個集團用於各類人才引進、培養的投入每年遞增,2015年投入已經超過8000萬元。目前,已經有近200位傳化人成為了公司持股員工。

  “未來我們要抓的主要是三條主線,一是為中國公路網裝軟體,二是在已位列全國細分行業前三甲的化工板塊展開國際化佈局,三是進一步把網際網路技術應用到農業,線下體驗線上下單,打造未來消費的場景。”這樣長的産業鏈條,徐冠巨笑稱投資再多的錢在“智慧”上都不過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