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創新名片閃耀夢想之光

  • 發佈時間:2016-01-09 03:34:5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活體肝移植是降低重症肝病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澳大利亞是活體肝移植技術的發源地,可如今卻發生了“逆轉”:我國浙大一院的科研團隊開始當起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的老師,為他們遠端示教活體肝移植手術,還受西澳洲總督的邀請赴澳大利亞開展這種手術。這個成功“逆襲”的團隊正是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得主。

  伴隨著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的盛大開獎,一張張閃爍著夢想之光的中國創新名片呈現世界。

  青年發力,積蓄中國創新後勁

  “青年創新”無疑是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呈現的中國創新名片之一。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在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完成人中,“70後”超過一半,第一完成人的平均年齡為54.3歲,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齡為47.6歲。其中,2015年度國家自然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45歲的潘建偉,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歲獲自然獎一等獎的年齡紀錄。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周峰39歲。專注于材料領域的表界面科學研究的他,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獲得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依託這項自然科學研究發明的功能涂層已被用於印刷行業,防止油墨擴散、提高列印解析度,克服了傳統技術的缺陷。

  跟周峰同歲的南京大學潘丙才牽頭完成了“基於奈米複合材料的重金屬廢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回用新技術”,獲得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這項創新技術很好實現了電子電鍍、製革、礦採等行業廢水的提標處理與資源回用,已成功應用於多家大型企業,建成示範工程20套。

  企業中的創新青年也大顯英才。來自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黃志勇38歲,帶領團隊完成了“大容量、智慧化光傳送網(OTN)技術創新與産業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他們研製出全球首款光傳送網(OTN)交換設備,助力華為OTN市場份額連續7年排名全球第一,超過第二名與第三名廠商之和,持續引領全球光傳送網産業的發展。

  産學研用,構建強力創新鏈

  日益緊密的“産學研用”結合,成為中國創新的一大特色。“2015年獲獎項目中産學研結合的項目有34個,佔通用項目的比例為25.75%。”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5年數據統計,獲獎項目中大專院校最多,佔34.73%,其次是國有企業(21.90%)和研究單位(16.76%)。

  國家科技獎呈現出我國“産學研用”結構不斷優化的趨勢。“5年總體趨勢是大專院校作為完成單位的比例減少,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作為完成單位的比例增加,企業參與數量增加,産學研結合項目比例平穩,民營企業為第一完成單位的數量有所增加。”相關負責人説。

  “産學研用”結合的創新效能有多大?邵新宇率領的創新團隊給出了答案。他們通過高校應用基礎研究、企業工程設計製造、企業應用驗證與推廣,真正意義上建立了“産學研用”一體化創新研究體系,開發的成套工藝裝備已經在神龍(標致)、長城、江淮、上汽通用等313家企業應用538台套。這項創新成果完全改變了我國汽車製造中鐳射焊接、切割高端裝備被國外壟斷的局面,帶動了國産裝備的跨越式發展。他們也因此獲得了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邵新宇告訴記者,“一項成果從研發設計到成型應用,有時可能10年都完不成。因此,一定要借助産學研用有機結合,發揮好技術協同與溝通的長效機制,讓參與創新的每個主體都能各就各位,發揮所長”。

  電子資訊,人才創新“密集區”

  據介紹,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獲獎項目分佈的學科中,電子資訊佔比最大,達到18.00%。而從近5年的國家技術發明獎獲獎項目學科分佈來看,電子資訊相關領域獲獎項目也是最多的,佔到18.92%。

  清華大學魏少軍、劉雷波等人完成的“高能效動態可重構計算及其系統晶片關鍵技術”,獲得了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他們發明瞭一種“電路跟隨演算法變、架構跟隨應用變”的可重構計算晶片,在保持靈活性的同時提升能效10倍以上。基於這項技術的産品已經得到成功應用,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人民幣。一些關鍵技術還被英特爾公司全球首款超小型可穿戴電腦採用,目前已量産並在全球65個國家發售。

  南昌大學江風益教授帶領的研究隊伍,創造性地發展了新的LED照明技術路線,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硅襯底LED産業化。這一成果近3年取得直接經濟效益11億元以上,成功應用於路燈、手電、礦燈、筒燈、射燈、彩屏、家電數位等領域,用戶分佈於世界各地。這個獲得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項目,衝破了國外的專利束縛,所發明的新技術産品在市場上形成了強勁的競爭力,有力提升了我國LED技術在國際上的地位。

  醫藥創新,科技進步“領頭羊”

  我國麝香年需求量目前在15噸以上。可我國僅存雄麝5萬頭左右,即使全部捕殺,僅得麝香0.5噸,因此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面對這個重大需求,天然藥物化學家于德泉院士帶領團隊開展了人工麝香的研製。

  經過多年攻關,他們成功研製出與天然麝香功效與安全性相近的人工麝香,並獲得國家I類新藥證書。同時,還攻克了影響産品生産系列技術難關,確定了關鍵工藝條件和技術參數,創新性地建立了産業化核心技術,成功實現規模化生産。

  “這個項目從根本上解決了麝香長期供應不足的歷史性難題,保證了含麝香中成藥品種正常生産,滿足了國家重大需求。”于德泉院士説。目前,人工麝香市場佔有率99%以上,累計銷售超過90噸,相當於少獵殺了2600多萬頭野生麝。人工麝香的年用藥病患者超1億人次,降低費用30%-50%,惠及民生。因為顯著的創新成效,這一項目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據了解,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中,醫學類項目數量以19.15%的佔比位居首位,成為科技進步“領頭羊”。從近5年的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學科分佈來看,醫學類項目佔比也很高,達到16.31%。

  農業領域,創新捷報加速傳

  在近5年的國家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中,農業相關學科獲獎數量顯著增加。

  何中虎等人完成的“CIMMYT小麥引進、研究與創新利用”項目,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一項目育成農藝性狀優良的兼抗型育種材料54份及國審品種川麥32,為從根本上解決品種抗病性頻繁喪失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和可操作的新方法,被同行譽為小麥抗病育種理念和方法的新突破。他們通過引進種質創新利用,育成目標性狀突出、綜合性狀優良的重要育種親本6份,CIMMYT種質對提高我國小麥産量、抗病性和改良品質起到關鍵作用。

  新疆棉花面積佔全國三分之一以上。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35%來自棉花種植,主産棉區達70%。新疆農業科學院棉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歷經15年持續攻關,在“新疆棉花大面積高産栽培技術的整合與應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創建了“適矮、適密、促早”、水肥精準、增益控害、機藝融合等為要點的棉花高産栽培標準化技術體系;建立了攻關田—核心區—示範區—輻射區“四級聯動”的技術整合與推廣體系;相關技術成果的應用支撐了新疆棉花單産大幅提高,促進了種植面積和綜合效益的快速增長。創新技術還在甘肅、內蒙古等省區和中亞多國得到大面積應用。這項成果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