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讓政府有稅收

  • 發佈時間:2016-01-08 04: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以往更多依靠增加勞動力、資本投入的經濟自然增長來獲取稅收;今後應轉向依靠從由技術和管理創新帶來的經濟內生增長中獲取稅收。在優化産業佈局中穩步擴大稅源,在産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在三産協調發展中推動稅制改革同步進行

  近年來,我國稅收收入增速正在放緩。從2015年前三季度稅收收入的走勢和全年預測分析來看,2015年稅收收入增長應低於上年,且明顯低於經濟增速,預計這種態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作為財政收入的兩大支柱,以土地財政為主的非稅收入難以為繼,因此,如何借經濟轉型契機,優化稅制結構、培育優質稅源,對未來財政增收、民生改善意義重大。當然,這也是實現更有品質的發展的必然要求。

  稅收收入下滑的直接原因,是經濟增長乏力。歷史經驗表明,以稅收收入為主的財政收入週期與經濟增長同步,但波動幅度卻高於經濟週期。換句話説,經濟繁榮時,稅收增長速度快於GDP增速變動;經濟疲軟時,衰退速度也快於GDP增速變動。此外,旨在營造公平稅負環境的系列減稅措施是導致稅收收入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以營改增為例,自2012年1月1日啟動試點到2015年6月底,納入改革試點的納稅人達509萬戶,累計減稅4848億元。

  在準確判斷稅收收入形勢的前提下,亟需抓住經濟轉型的契機,為長遠培育優質稅源做好鋪墊。一般來説,不同的經濟發展方式,會帶來不同的稅收增長效應。我國以往更多依靠增加勞動力、資本投入的經濟自然增長來獲取稅收;今後應轉向依靠從由技術和管理創新帶來的經濟內生增長中獲取稅收。

  首先,在優化産業佈局中穩步擴大稅源。經濟增長的過程,實質上是産業結構不斷調整、産業群體不斷壯大、稅源也隨之擴大的過程。只有實體經濟健康發展並不斷實現結構裂變,稅源才會不斷擴大。因此,要通過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優化産業佈局、拓展産業鏈來豐富稅源。而這需要在推動稅收改革時,結合産業政策做好“加減法”。比如,應針對繁榮市場、緩解就業發揮重要作用的小微企業加大減免稅力度;通過優化稅率提高百姓邊際消費傾向,引導消費升級。此外,推進稅制改革過程中,不妨對糧、油、蔬菜、肉製品和水果等的加工和流通全部實行低稅率,堅持扶持農業生産和保護農産品消費兩大政策目標。

  其次,在産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上世紀60年代以後,第三産業稅收貢獻大幅提升、直接稅為主的稅收結構逐步形成。OECD(經合組織)國家直接稅佔稅收總額比重1965年時達到55%,1975年後超過60%。這些發達經濟體直接稅比重上升的背後,一方面,隨著産業結構調整中工資水準逐步上升,個人所得稅稅源得以擴大;另一方面,隨著高新技術産業發展,以産業創新驅動帶動企業所得稅收入增長的格局得以形成。就我國而言,目前三大産業結構狀態與發達經濟體上世紀60年代的情況相近,但直接稅佔比不足25%,有空間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

  最後,在三産協調發展中推動稅制改革同步進行。一方面,利用稅收等政策工具促進第三産業與第一、二産業協調發展,比如通過稅收調整促進企業主輔分離,讓服務業發展更加精細化、專業化。另一方面,通過加快稅制改革,平衡三大産業之間的稅收關係。比如加快推進增值稅改革,打通三大産業的抵扣鏈條,統一各個行業的流轉稅制度,使稅源格局與稅制結構相對稱。(作者:崔文苑 經濟日報 2016.1.8)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