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潮交響曲:向世界進軍

  • 發佈時間:2016-01-08 01:30:5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引子

  時下的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渴望國際化,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國際化創新。

  這種渴望,建立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飛速發展的基礎上;這種需要,源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徑選擇上。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沒有國際化,改革開放進程也會受阻。

  任何國家,任何地區,都不能關起門來求發展。縱觀發達國家的發展史,幾乎無一不是通過國際化獲得生機,進而確立領先優勢的。

  由此看來,國際化創新,是發展的必然選擇,更關乎持久的繁榮與昌盛。

  改革開放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在國際化道路上,都在不斷地探索著、找尋著、奔跑著。

  這是向世界進軍、向未來進軍的一道必答題。

  回顧歷史,哪些地方,在國際化機遇中迅速崛起?

  展望未來,哪些地方,會在新一輪浪潮中成為領軍者?

  第一部分:中關村並購資本中心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企業充當了國家征服世界的先鋒。企業力量的變化,是世界性大國崛起與衰落的風向標。

  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中國企業出現了大規模走出國門的趨勢。通過海外並購獲取市場、技術進而贏得利益,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選擇。

  在世界經濟舞臺開疆拓土,如今的中國已經進入了資本輸出的時代。

  讓距離世界最近的地方用頭腦去創造,在這方面,高科技和海外基因濃郁的中關村核心區,走在了最前列。

  早在2006年,這裡就在國家高新區率先設立了國際化發展專項資金,支援企業開展國際合作研發和國際市場拓展。高新技術企業,受惠於此,並憑藉先天優勢,在海外市場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並購之路。

  2015年9月29日,清華紫光與美國西部數據簽訂了《股份認購協議》,擬投資37.75億美元,持有西部數據約15%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2015年5月21日,紫光股份收購惠普公司旗下新華三公司51%的股權,成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2014年9月,紫光獲得了英特爾15億美元的投資和20%股權。在2013年12月和2014年7月,紫光集團先後完成對中資背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展訊、銳迪科私有化,紫光集團一舉成為中國晶片設計龍頭企業。

  為了緊抓全球並購浪潮,2015年歲末,海淀出臺了我國首個地方政府並購政策《關於建設中關村並購資本中心的實施意見》。

  “作為我國科技創新、金融創新的策源地,海淀在網際網路金融等領域形成了強大的産業技術核心競爭力,聚集效應和區位優勢日趨明顯。為豐富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發展內涵,海淀將從拓展空間載體、完善政策體系、搭建綜合服務平臺等方面打造並購發展生態環境;通過設立産業並購引導資金,整合國際國內創新資源,引導金融資本與産業資本有機結合,快速做大做強目標産業和行業領軍企業,加快高精尖産業聚集和産業結構轉型、升級。”海澱區代區長于軍説。

  通過打造一個中關村並購資本中心,開拓境內境外兩個市場,提供項目、政策、人才三種服務,中關村核心區將構建“三個千”並購資本體系,即力爭吸引千億元社會資本聚集,實現境內外千個優質並購項目,激發數千億規模産出效能。

  片段之一:建築資訊企業首次“出海”成為並購弄潮者

  在資源全球化時代,中關村核心區企業成為海外並購的弄潮者。

  “廣聯達經過十幾年發展,已在全國範圍內鋪設銷售及服務網路,更先後在美國、新加坡和香港設立子公司,都為ProgmanOy公司及其産品在中國、東南亞市場的發展提供了的渠道優勢。”廣聯達總裁賈曉平説。

  2014年3月29日,廣聯達發佈“關於境外全資公司收購芬蘭ProgmanOy股權的公告”,宣佈收購這家全球領先的MEP設計和施工軟體公司100%股權。此次並購被廣聯達視為歐洲國際化戰略的“敲門磚”。

  這是中國建築資訊企業首次出海跨國並購,在一夜之間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從2010年開始,民營企業海外投資的交易量和總額不斷上升。2014年,民營企業在跨境並購投資中佔比已達70%。其投資動機和國有企業不同,民營企業對海外投資明顯偏好發達國家,更關注于收購品牌或高科技等無形資産。

  “對於廣聯達來説,此次將公司業務發展到芬蘭,是希望能借助於對方在歐洲、尤其是北歐市場打下的口碑基礎,正式開啟在北歐的國際化戰略。這為廣聯達品牌在歐洲的推廣提供強大助力。”賈曉平説。

  片段之二:推動中國消費市場步入“跨境電商時間”

  收購義大利帕爾馬機場股份,億讚普再一次震驚世界。

  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大手筆中,億讚普打通跨境運輸幹線,推動中國消費市場步入“跨境電商時間”。

  “我們將不遺餘力地為‘海選網’推介義大利乃至歐洲的商家,與它一道推動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義大利駐華大使白達寧在走訪億讚普時説。而海選網正是億讚普這家以大數據、企業推廣見長的中國企業搭建的跨境電商業務平臺。

  億讚普之所以受到義大利關注,最顯著的原因就是它完成了對交通重鎮帕爾馬機場的收購。2014年10月完成的收購,讓億讚普持有對帕爾馬機場的近68%的股份和經營權。

  為何一家大數據企業要收購一座海外機場?億讚普董事長羅峰説:“我們希望,以後可以實現歐洲優質食品的次晨達服務,比如食材在義大利今晚上飛機,明天早晨中國的消費者就可以享用到‘液體奶酪’等歐洲産品。”

  帕爾馬機場,開啟了海選網進口的一個新渠道,也為歐洲品牌進入中國提供更直接的“F2C”模式,即廠商直對消費者;羅峰更喜歡將其解讀為“Fast To China”,以電商拉近中歐距離。

  相關連結:向世界中央舞臺邁進

  當前,全球已進入第六次並購浪潮。

  2015年上半年,中國並購市場共完成交易961起,披露金額的並購案例總計883起,共涉及交易金額2485.67億元。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並購,實現資本換發展時間、換人才結構、換思維方式的重構。

  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和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區,目前,海淀股權投資管理機構達到517家,管理資本量3340億元,是全國股權投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這些為打造並購資本中心提供了基礎和條件。

  “建設中關村並購資本中心意義重大。”海澱區副區長、海淀園管委會主任孟景偉表示,首先可以做強“主機板”企業;其次能夠做大“三板”企業;第三可以破解企業發展難題;第四可以突破物理空間瓶頸,拓展區域發展格局,推動區域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産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建設並購資本中心,向世界中央舞臺邁進,中關村核心區獲得了開創未來的力量。

  第二部分:全球創新網路重要節點

  第八屆中美網際網路大會,吸引了全球目光。

  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的一張中美網際網路企業家合影裏,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巨頭們的笑容彰顯了中國的實力和自信——在全球網際網路市值前10名當中,中國佔據了4席,與矽谷分庭抗禮。

  而在這4席當中,來自中關村核心區的有兩家,京東和百度。

  提升國際話語權,兩家企業頻頻發力——

  京東引進雅虎全球副總裁、北京研發中心總裁張晨擔任高級副總裁,負責研發體系建設;

  百度引進微軟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又在矽谷聘任國際人工智慧權威學者吳恩達作為“百度大腦”計劃首席科學家。

  一個國家要富強,一個民族要復興,沒有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無從談起。在“促進企業國際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中,中關村核心區提出,著力促進企業國際化發展,加快打造成為全球創新網路的重要節點。

  片段之一:引進“谷歌大腦之父”推出“中國大腦”計劃

  2015年5月28日,在聯想Tech World 科技創新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作為壓軸嘉賓出場。

  他一齣場便邀請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去吃南韓菜。

  面對講韓語的服務員和寫滿了韓語的功能表,李彥宏的解決辦法是運用百度的人工智慧,將韓文功能表進行語音翻譯。

  早在當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彥宏就提出了“中國大腦”。

  2014年5月,百度宣佈引進前“谷歌大腦之父”吳恩達,全面負責“百度大腦”計劃。“百度大腦”將融合“深度學習”演算法、數據建模、大規模GPU並行化平臺等技術。

  百度在矽谷設立“深度學習研究院”,在深度學習的多項尖端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語音識別、OCR識別、人臉識別、異構計算、圖像搜索等方面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在全球範圍內,只有斯坦福大學和IBM、谷歌、微軟、Facebook四家科技巨頭設立了同類研究機構。

  2015年12月10日,百度宣佈,其無人駕駛汽車完成國內首次城市、環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況下的全自動駕駛。

  追蹤引領前沿科技,在中關村核心區,聯想、小米、樂視網、用友等都在海外設立了研發機構。

  片段之二:海外母基金成為“全球創新連接器”

  2015年8月25日,歷時8個月的“中關村國際創業節暨盛景全球創新大獎”總決賽落下帷幕。

  為助力全球創新事業,盛景網聯董事長彭志強宣佈,聯合清華控股等發起“盛景2016海外母基金”,規模3億美元,其中2.7億美元投資于美國和以色列的頂尖VC基金,3000萬美元作為盛景全球創新大獎第二期的專項合投基金。

  業內人士表示,這將成為全球創新高地之間的“創新連接器”。

  彭志強説,未來盛景將每年舉辦一屆全球創新大獎,助力中關村全球創新中心建設。

  來自以色列的醫療技術企業DiaCardio公司攜其“超聲波心動圖自動化工具”創新技術,從入圍的參賽企業中力拔頭籌,摘得桂冠。同時,另一家以色列參賽金融技術企業Wayerz獲得第五名。

  “創新仍是以色列經濟的主要競爭優勢,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以色列企業的創新能力得到全球的認可。本次大賽為以色列初創企業打入中國市場及其他國際市場提供了獨特機會。”決賽評委之一、全程參與大賽的以色列耶路撒冷風險合夥企業JVP的約阿夫説。

  2015年底,由海澱區政府引導基金支援的,盛景網聯集團旗下的盛景嘉成母基金管理平臺管理運營的“海外創新母基金”正式設立。海外創新母基金第一期5億人民幣規模,其中海淀政府引導基金出資1億人民幣。

  這將是由中國政府引導基金支援的第一支專門投資于海外創新生態系統的主題基金,也是中國資本第一次通過系統化、平臺化的方式,定向投資海外尤其是美國矽谷一線的創投基金。

  相關連結:連結全球創新資源

  諾貝爾獎獲得者,投資了一家成立僅一年多的科技企業。這樣的傳奇故事,正在中關村核心區上演。

  9月9日,喬治·斯穆特博士到訪中關村核心區。

  他因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異性”獲得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被霍金稱為“發現上帝創造宇宙那雙手的人”,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教授,是科技企業斯穆特國際集團的創辦人,還是一位投資人。

  此次來京,喬治·斯穆特以2000萬元人民幣完成對北京清大致匯科技有限公司(O.ME)的天使輪投資。該企業是一家創業型企業,專門從事工業級和桌面級高端3D印表機研發、生産和銷售。

  這是喬治·斯穆特在中國投資的首個高科技企業。

  高端要素加速聚集,微軟、IBM、賽門鐵克、法國電信等40多家全球500強企業和知名跨國公司在海淀設立總部型分支機構或研發中心。越來越多的海外人才,帶著鉅額的資本、先進的技術和國際化的理念,來到中關村核心區。他們所帶來的境外創業投資量佔了全國的一半左右。

  第三部分:國際化探索的“中國地標”

  矽谷核心地區聖塔克拉拉市,中關村矽谷創新中心。中關村發展集團海外子公司首席運營官羅煒介紹,創新中心將在一層提供10—20間約20平方米的高管辦公室,作為中關村企業走向美國、走向世界的落腳點。

  對於一些中國人而言,作為創新代名詞的矽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觸手可及。

  “一司、一金、一中心”,這是中關村發展集團在美國矽谷的模式。

  中關村發展集團副總經理王明蘭具體闡述,通過3年不斷探索與實踐,已在美國矽谷形成了以海外子公司為管理平臺的“一司”,管理以丹華基金為出資平臺的“一金”,運營以中關村矽谷創新中心為多功能孵化、加速、辦公、展示中心的“一中心”。

  為更好的引進海外先進醫療器械項目在中關村落地,中關村發展集團聯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療器械中心、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美國新發現資本共同開始籌劃設立“中國醫療器械研究院”。

  王明蘭表示,各方將利用現有資源,完善我國本土醫療器械公司及産品産業鏈,建立中美在醫療器械創新及孵化的橋梁、為中國培養下一代醫療器械研發及産業化的世界級領軍人才、孵化一批創新性本土醫療器械企業做出貢獻。

  片段之一:中小企業“借外債”政策有了“升級版”

  “中小企業借‘外債’,以前根本連想都不敢想的好事,竟然讓我們趕上了。”綠色金可高級副總裁趙純一説。

  2015年3月,綠色金可、和隆優化和威聯德骨科3家海澱區高新技術企業,獲得低成本海外借款,成為首批借得“外債”的北京科技企業。這意味著,我國外債宏觀審慎管理外匯改革試點在中關村核心區正式落地。

  “我們經常在海外採購生産原料,如果能直接在海外借錢、就地用外匯採購就好了。”趙純一説。可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只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借用外債,中資的中小企業根本不可能在海外借到外債。

  2015年3月10日,北京外匯管理部印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外債宏觀審慎管理外匯改革試點實施細則》,經海澱區、中關村管委會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將可打破中資企業不能借外債的藩籬。

  海澱區推動海新會、海新聯新興産業促進會與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完成了擔保方式基本為全信用的外債集合授信,授信總額超過5億歐元,在全國開創了中小微企業集合外債授信的先河,率先實現了中小微企業的最低年綜合成本融資。據初步統計,海澱區共有39家企業獲得外債總額達到19億美元,節約財務成本2.9億元人民幣;其中通過外債集合授信共為5戶中小微企業解決外債融資1150萬歐元,節約財務成本將近一半。

  為了更好滿足企業的需求,2015年底,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復同意,北京外匯管理部對試點政策進行了升級:允許試點企業外幣外債資金結匯後用於償還已使用完畢的人民幣貸款;允許非投資性公司借用外債資金用於股權投資;賦予“輕資産、高負債”企業50萬美元的最低外債額度;允許試點企業借用的外債資金以合法方式借給子公司使用;對開立外債專用賬戶操作進行了規範。

  相關負責人説,“升級版”進一步為企業融資和資金使用提供了便利。

  片段之二:審批簡化讓企業“走出去”更便利

  恒泰艾普成為了中關村核心區第一批參與境外並購外匯管理改革試點的企業。

  該公司總經理助理陳亞君説,2014年9月,恒泰艾普想要用自有資金收購一家英屬企業100%的股權,總共需要約9000萬美元,第一次支付就要1700萬美元。

  按照此前流程,陳亞君需要先到北京市發改委立項審批(1000萬美元以下無需立項),這需要約兩個月時間;然後到商務部門獲取境外投資核準,大約1個月; 拿到商務部門核準之後,再到外匯管理局進行外匯登記,最後到銀行換匯。

  “企業和客戶簽約之後,往往5—7個工作日內就要付款,而這套流程跑下來就將近半年,如果不能按時付款,不光要承擔鉅額的違約金,項目也可能泡湯。”陳亞君説。

  過去,企業進行海外並購,需經過多部門審批才能申請到外匯。2014年1月,境外並購外匯管理試點在中關村施行,符合條件的企業,可在獲得發改委和商務部門核準之前申請並購款預先支付。

  陳亞君説,當企業得知境外並購外匯管理試點方案後,情況有了轉機。在各方合力支援下,特事特辦,3天后,首付款項已經匯出。

  “在簽合同的時候,律師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款項什麼時候能到。好的標的並不多,競爭非常激烈,時間往往決定一個企業是否能夠搶佔先機。”陳亞君説,在過去,企業為了爭取時間,稍微有一點合作意向就開始立項、報批,但實際上在國際談判中,變數非常大,最終能否順利簽約都是未知。

  對於境外並購外匯管理試點改革,陳亞君表示,對企業而言,不僅僅是節約了時間成本,實際上是企業有沒有機會“走出去”的問題。

  相關連結:全球逐鹿的新興力量

  在飛碟形狀的國際會議服務中心裏,來自盧森堡的官員、投資機構人士,還有中關村核心區80多家科技企業的負責人,匯聚一堂。

  這場名為“環球商機—牽手盧森堡”的活動,成為中關村核心區企業大步邁向海外進程中的一幕。

  對於“牽手盧森堡”,相關負責人介紹,盧森堡是歐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投資基金中心,也是歐元區最重要的跨境人民幣業務中心,位居我國對歐元區國家直接投資首位。對於海淀園企業對接國際資源和專業服務機構,走進歐洲,盧森堡將是一個重要節點。

  2015年,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和企業國際拓展需求,海淀園已舉辦“環球商機”系列活動11次,累計吸引超過700位企業代表參加。不少企業通過活動,較快地進入了目標國家市場。

  “環球商機”系列活動只是一個縮影。

  在國際化發展道路上不斷探索,中關村核心區形成了“一個平臺、一個政策,一個窗口,多項研究成果”的工作格局,從單一靠政府優惠政策到綜合運用政府政策、資金、平臺、網路等多種手段,營造出了開放創新的環境。

  全球逐鹿的歷史大幕已經拉開。

  在這個必須飛得更高更遠的時代裏,中關村核心區幫助更多企業登上世界舞臺,成為推動中國前行的新興力量。

  尾聲

  2015年12月11日,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市。

  “中關村核心區矽谷創新驛站落戶中關村矽谷創新中心揭牌儀式”,見證了中關村核心區向世界進軍,向未來進軍的決心和勇氣。

  在儀式上,海澱區委書記崔述強説,當前北京正在建設中國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而海澱區作為核心的核心,有責任為區內懷揣創新創業夢想的新興人才、項目提供大力支援。

  崔述強借用活動日期的“1211”數字,號召所有創新創業者“一二一,一起向前跑”,共同推動創新事業。

  目前,全球經濟發展正逐步走向多極化。

  這就意味著,單極的“全球科技中心”,已無法滿足全球經濟發展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由多中心、多節點組成的“全球創新網路”。

  矽谷之外,還有誰,能對世界創新起到關鍵樞紐作用?

  “全世界的城市都在試圖複製矽谷,但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座城市成為矽谷真正的競爭對手,它就是北京。”經過細緻分析,有著百年曆史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這樣寫道。

  科技創業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新技術革命,矽谷的百年曆史見證了這場革命不斷涌起的高潮。當前,中國的科技創業已經開始融入全球浪潮。全球競爭的新版圖正在形成。

  向世界進軍,向未來進軍——中關村核心區,正在成為全球創新網路中的重要節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