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地鐵將重啟站內便利店

  • 發佈時間:2016-01-06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衡量城市商業水準的便利店業態,在北京地鐵內消失十年後,今年將再次出現在地鐵裏。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獲悉,全家和華潤萬家vango便利店確定將進駐北京地鐵多條線路。在商業專家看來,對於北京地鐵來説,商業利益不是重點,安全最重要,這也是北京地鐵的一貫原則。不過,對於北京商業發展而言,地鐵一響黃金萬兩,便利店進駐是北京發展生活服務業的重要一步。

  地鐵破冰

  民眾期盼的地鐵便利店即將落地。全家方面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預計今年一季度在北京地鐵裏開店(9號線、10號線、15號線)。”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已經在香港、廣州、深圳、杭州等地經營地鐵商業的華潤萬家旗下vango便利店也將進駐地鐵。華潤萬家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已于2015年9月25日與北京地鐵方就租賃物業完成《北京地鐵車站便民服務用房項目協議書》的簽署工作,目前正進行開業準備工作”。

  “地鐵店為50平方米以下的小面積店型,以預包裝食品為主。”根據全家便利店方面提供的資訊,地鐵便利店與普通便利店100-200平方米的規模相比面積縮減明顯;店內商品結構也不相同,普通便利店常見的日用百貨、雜貨、化粧品、文化用品、酒類、預包裝食品、冷凍食品等品種在地鐵內被簡化為預包裝食品為主。

  據便利店業內人士稱,麵包、零食、已經打包成盒的盒飯、沙拉等是預包裝食品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也意味著,地鐵便利店主要滿足乘客飲食方面的需求。地鐵9號線南起郭公莊,北接國家圖書館,一共13站;10號線一共有45站,穿過北京國貿、海淀黃莊、公主墳、宋家莊等客流密集地區,形成一個大環線;14號線貫穿北京南部和東部,東線一共23站,從北京南站向東到九龍山然後北上直達善各莊,14號西線從張郭莊到西局,一共7站,去年12月31日,14號線中段開通自北京南站至金臺路站,共設車站11座。這三條線路近100個站點,全家便利店方面並未透露在地鐵內的開店計劃。

  華潤萬家方面表示,四家地鐵門店分別位於5號線燈市口站,面積33.4平方米;6號線金臺路站,面積27平方米;10號線牡丹園站,面積45平方米;8號線西小口站,面積15平方米。北京商報記者在燈市口站看到,出站口附近的便民服務用房已經挂出“項目施工 敬請期待”字樣,並已經貼上了vango的標誌和營業時間“6:30-21:30”,華潤萬家方面表示,“地鐵便利店內的商品將更加突出便利性,如在麵包、三明治、飲料、低溫乳製品商品方面品類更齊全、更豐富”。

  消費需求

  根據北京地鐵公司官網顯示,2015年全年,地鐵公司所轄15條線共運送乘客28.32億人次,平均每天在900萬人次左右。以任意一個工作日為例,12月30日,北京地鐵公司所轄15條運營線路日客運量895.9萬人次,其中10號線最高,達到170.38人次。

  京港地鐵所轄的4號線、大興線及14號線在元旦小長假期間,總客運量共計376.2萬人次。以此計算,北京地鐵所有線路每日客運量在1000萬人次。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北京地鐵內最多的商業設施是飲料自動售賣機以及小型報刊臺,地鐵出口處主要是“happy+樂加”房車便利店、兼賣飲料麵包的報刊亭以及各種小型商販。

  樂加房車便利店由北京車行天下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北京京投軌道交通資産經營管理公司合作,取得了北京地鐵4號線、5號線、10號線站前廣場房車便利店經營權。截至去年底,一共有76個站點。儘管佔據壟斷地位,但從2009年開始到現在,樂加經營並不順暢,據媒體報道,已經有不少店面出現斷貨或者關閉。關閉站點的原因部分是因為電路問題,還有一些因為消費者購買力降低,經營不善。同時,相關便民服務均已停止。

  成本壓力

  需求旺盛但經營成本也很高。數據顯示,2012年華潤萬家以3060萬元拿下杭州地鐵29個商鋪五年的經營權,日租金約為37元/平方米。

  據北京物美便利店總經理董崗介紹,“北京地鐵便利店招標從2014年底就開始了,租金達到25元/平方米/天。一般情況下,便利店根據不同位置租金有高有低,20元/平方米/天是極限”。他還表示,北京地鐵當時拿出16個站點給便利店,這些站點在安全性、設計通道和客流量轉換等方面經過評估,具備開店條件。

  或許對於全家而言,高價進駐也是迫不得已。全家2014年進入北京,截至去年三季度,全家在京擁有15家門店。由於進京晚,難以短時間內找到好位置,只能在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落腳。全家方面此前曾表示,計劃未來五年內在京開設100家門店。華潤萬家曾明確表態,北京將新開30家VANGO便利店。

  便利突破

  北商研究院特邀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認為,地鐵商業應該去開發,這不僅是盈利的問題,也是重要的便民服務平臺。2015年,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破萬億。從去年開始,生活服務消費成為北京商業發展重中之重。便利店則是衡量商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

  從北京地鐵發展歷史看,地鐵商業其實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出現。資料顯示,物美與地鐵公司先期合作開設的14家地鐵便利店于2002年5月1日對外營業。每家便利店面積約10平方米,所售商品200-300種,主要以速食品為主。在物美便利店進入地鐵之前,百萬莊園1993年開始就一直佔據地鐵快餐市場,同時,沖洗店、烘焙店、書報攤、音像店也先後出現,北京地鐵形成了一個小型商圈。

  不過,從2003年開始,北京地鐵1號線、2號線39個車站80多個書報攤以及站臺內的快餐屋陸續撤出。經營了11年的北京地鐵西單服裝商城也正式幕落人散;隨後為響應《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要求,物美將北京地鐵內的便利店撤出。北京地鐵之後數年都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則,對商業謹慎有加。對於上述情況,以及北京地鐵是否也會引進其他便民業態,截至發稿時,北京地鐵運營公司方面並未做出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 邵藍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