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讓券商研報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 發佈時間:2016-01-05 04:31:06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投資者説

  由於券商研報處於賣方市場,因此,券商研報要獲得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的認同並不容易。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從業人員只好試圖依靠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標題和表面的內容來吸引市場的眼球。

  昨日A股觸發熔斷機制,歷史性提前收盤。給了普遍看漲的券商預測一個“下馬威”——就在2015年結束前,各大券商在年度策略會上還普遍看好2016年A股行情。

  認真的投資者都會去看作為專業機構的券商的研究報告。昨日之前,正值辭舊迎新之時,各大券商更是不甘落後,分析師們“加班加點”圍繞宏觀經濟、各行各業的研究報告更是漫天飛舞,對於新的一年,一些券商的研報更是進行了“神預測”,甚至大有語不驚人死不休之勢頭,而置其實際內容邏輯紊亂于不顧。然而,歷史多次告訴投資者,現實中的股票變化與研報中所預測的股市變化差異迥然。

  回顧券商們多年以來的年度投資策略會,不難發現,多數券商對行情“看漲不看跌”,而被“打臉”也是常事。去年牛市行將落幕前,5000點萬點論的呼聲卻還一浪高過一浪。2015年12月初,民生證券認定幾篇“奇葩”研報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相關人員被公司通報批評、扣發工資事件,依舊曆歷在目。

  對於那些不靠譜的研報,讓部分投資者感慨是“中國股市的悲哀”。而券商分析師們發佈這樣研報的原因,更加耐人尋味。人們禁不住産生疑問:為什麼連普通投資者就能看明白的形勢,券商分析師卻視而不見?他們是真的看不清形勢,還是有意誤導投資者?他們又是為什麼要這樣做?

  券商不負責任、不靠譜甚至“奇葩”研報的頻頻産生,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監管部門的一大軟肋。同時,也反映出有關當事人的浮躁。由於券商研報處於賣方市場,處於“供給側”,處於供大於求的境地,因此,券商研報要獲得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的認同並不容易。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從業人員絞盡腦汁,在研報的標題上大做文章,試圖依靠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標題和表面的內容來吸引市場的眼球。這樣的研報無疑是在背本趨末。

  誠然,券商研報有一個好的標題、抑或“有嚼頭”的表面內容,可以收到畫龍點睛之功效,然而,這句話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研報實際內容的品質需要得到保證。而對於一些券商純粹為了吸引投資者的眼球,語不驚人死不休地整出一些奇葩的研報,連標題與研報的內容都不相符,只會在短時間裏衝擊投資者的視覺,而在長時間裏只會使得投資者對其愛恨交加,造成視角疲勞,從而讓這些券商失去公信力。

  對於監管部門來説,對待券商不負責任的研報,需要拿出一個規範管理的意見出來,在減少或避免券商不靠譜甚至是“奇葩”研報的産生的同時,對一些“奇葩”研報,也有統一的處罰標準。

  對於投資者而言,要用好那些讓投資者愛恨交加的券商研報,就須要多看多想卻不宜輕易相信券商研報,須要明白的是券商的研報只是用來作為參考的,真正做獨立判斷的是投資者自己。

  □李勇(中興匯金投資研究部高級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