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珠三角地區經濟增速首超粵東西北 經濟企穩格局初現

  • 發佈時間:2016-01-03 16:21: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廣州1月3日電(記者蔡國兆 劉宏宇)歲末年初,一則來自廣東的消息讓冬天裏的人們覺察到了春意萌動。

  來自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珠三角地區經濟增速預計將超過粵東西北0.4個百分點。這是2009年以來,珠三角增速首次“反超”粵東西北地區。

  “首次出現的‘反超’現象,表明珠三角經過持續調結構,經濟品質出現明顯變化,創新驅動已經初步成型。”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説。

  近年來,廣東面臨土地、環境、勞動力、自身産業結構等問題,經濟增速放緩。2008年,廣東推出産業、勞動力“雙轉移戰略”;2013年,廣東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定》。在“雙轉移”、粵東西北振興戰略的帶動下,廣東欠發達區域高速崛起,連續六年增速超過珠三角。2014年,粵東西北地區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高於廣東全省和珠三角的平均水準,GDP增速比珠三角地區高1.5個百分點以上。

  在這樣的情況下,珠三角地區將創新元素融入地區發展中,調整經濟發展結構,努力求新求變。

  深圳市2011年“孔雀計劃”實施以來,先後引入光啟等海外高層次創新團隊59個。目前,深圳已形成了新一代資訊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目前已成為國內新興産業規模最大、集聚力最強、佔GDP比重最高的城市。

  而在珠海,以格力電器、中航通飛珠海基地為代表的現代産業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動力,橫琴、高欄、高新區“三大引擎”呼之欲出。2015年前三季度,珠海實現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9.3%,增速居全省第一。

  佛山市則針對産業鏈薄弱、缺失環節,確定目標重點企業,有目的、有針對性進行轉型升級,目前,佛山的家電、陶瓷、傢具等傳統産業都實現了全産業鏈打造。

  2015年,廣東GDP增速或達8%,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綜合指數預計提升至86%。廣東省統計局綜合處處長王文森告訴記者,珠三角經濟確實已出現強勁反彈勢頭。

  “珠三角重新崛起,粵東西北高速發展,廣東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協調發展格局出現。”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説。

  不少經濟專家認為,未來幾年,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將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在數據表現上可能會出現交替領先現象。

  “廣東經濟出現的‘粵式反轉’,也是中國經濟‘企穩-再突破’的重要跡象。”對外經貿大學教授盧進勇説。

  發達區域實現“創新替代”、欠發達區域形成“新增長點”是中國經濟能否回暖企穩的重要指標。盧進勇説,珠三角率先在“創新替代”上邁出重要一步,相關跡象在長三角、京津冀地區也有顯現;與此同時,武漢城市群、成渝都市圈等中西部經濟發動機的出現表明,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生産要素溢出已經奠定了中國相對欠發達區域高速發展的基礎。

  中國經濟正在回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認為,“十三五”規劃可能會開啟中國新的經濟上行期。

  “中國正在經歷令人振奮的轉型,經濟新常態下,‘企穩-再突破’格局開始慢慢形成。”常修澤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