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怎樣理財,才能讓財“理”我呢?

  • 發佈時間:2015-12-31 08:33:09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怎樣理財,才能讓財“理”我呢?

  ——一位財經記者的年度理財手記

  □本報記者 劉偉

  明天就要和2015年説再見了。回顧2015年的投資理財市場,股市從暴漲到暴跌再到逐漸平穩,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一路走低,網際網路“寶寶”們收益“破3”,金價在年初反彈後就在美元加息預期的壓制下不斷創出新低,而P2P平颱風險持續顯露……要在這紛繁複雜的投資理財市場實現穩定盈利,普通投資者感覺“壓力山大”。

  投點什麼好呢?這種困惑,在2015年有了一個專門的名詞:“資産配置荒”。

  辭舊迎新之際,記者決定現身説法,説説自身的投資經歷,給大家的2016年理財做個參考。

  最大盈利,還是來自股市

  過去這一年,記者理財的整體收益率在40%左右,與那些動輒翻倍的投資高手相比差距甚遠,但也是過去幾年裏收益最好的一年。這一年裏我投資了銀行理財、紙黃金、債券基金、股票及股票基金、分級基金等多個品種,增加了保險投資額度,既有成功賺錢的喜悅,也有失敗虧損的教訓。

  每個人在寫總結時都會先寫成績再寫不足,我也先説説自己的幾個盈利的投資。今年最大的盈利來自於股市。最讓我滿意的一點是,年初判斷市場走牛後,就把手中的多數資金投入股市,股市及股票基金佔比一度佔到家庭資産的八成以上。隨後從5月底開始逐步減倉,6月底更是大幅度降低到五成以下,從而幸運地躲過了暴跌對資産的傷害。

  説完股票再來説説基金。基金一直是我理財的重點配置對象,包括股票基金、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前者作為定投品種,今年收益率從負轉正,盈利也在四成左右;債券基金則實現了10%的收益率。貨幣基金作為現金替代品,配置比例最少時佔10%,最多時有50%,雖然收益率不高,但適當配置還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在股市暴跌時是躲避風險的避風港。

  今年金價先揚後抑,但由於進行了波段操作,極大地降低了持倉成本。今年兩次在1100美元(每盎司)下方大量抄底,然後在1200美元上方賣出,雖然由於此前買入價格過高還沒實現盈利,但成本已經從1600美元上方降低到1300美元以下,明年解套甚至盈利還是大有可為的。

  了解不夠,分級基金遭遇虧損

  説完了盈利的操作再來聊一聊失敗的投資。分級基金是今年投資理財市場的一顆耀眼明星,對於喜歡嘗試新鮮投資品種的記者來説,自然也是積極參與。結果因為對新鮮事物的認識不夠,最終以虧損離場。幸運的是投入資金不多,對整體收益影響不大。這也再次證明投資理財的一句名言:不要去做你不熟悉的東西,否則只會是虧損離場。以後還是要在學習了解之後,再去嘗試新鮮投資品種。

  投資理財有一條基本原則,就是尋找適合自己風險水準的投資標的,任何投資如果讓你睡不著覺了,那就是風險水準過線的危險信號。在股市走牛、杠桿資金大量入市的時候,記者抵禦住誘惑沒有參與,但在股市企穩的4季度,記者選擇了融資融券,加大了股市的投資額度,結果在一天的暴跌中損失了三個月的利潤。於是在隨後的反彈行情中我快速離場並結束了融資操作。事實證明,使用超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資金額度,對投資心理和操作都有很壞的影響,大家一定要避免犯這樣的錯誤。

  展望2016

  盈利可以少點,但一定要穩當

  總結了2015年的投資理財經歷,再來展望一下2016年吧!

  2016年,人民幣將正式納入SDR,匯率的變化會更大;銀行利率將進一步市場化,不同銀行的存款利率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差別會進一步加大;資本市場上,註冊制、深港通等一系列大事件將會對股市産生巨大影響;債券市場在經過兩年的牛市後上升空間也已不大;美元加息的步伐將對黃金和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場産生持續影響……這一切都會對我們的投資理財産生重大影響。對於多數普通老百姓而言,“穩”字當頭,依舊是不二的選擇。

  在整個資金利率市場不斷走下坡路的大背景下,設置一個合理的投資收益預期是非常必要的。眼下,能獲得高收益的資産端越來越少,反映到産品端,就會導致很多理財産品收益率降低,就連專業的金融機構都不得不降低産品收益率,何況我們這些普通投資者呢。因此大家對於2016年理財的預期目標要適當降低一點,整體目標定在15%左右,就可以了。其次要防範風險,除非出現非理性暴跌,否則股市投資資金不宜超過家庭資産的半數。最後就是要挖掘新的投資機會,根據理財市場的變化合理配置不同類型的産品,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

  理性地花錢,也是理財

  理財是一項綜合工程,要全方位進行而不能僅靠投資一條腿走路。

  首先還是要具備一定的風險防範的意識,在投資前是否已經有了足夠的安全保障?投資對象賺錢的機會和虧損的概率有多大?這些問題搞清楚了再做決定。

  其次要堅持理財而不是投資。很多人覺得理財就是投資賺錢,其實理財的內容很多,保險更是理財的基礎。今年我覺得最大最好的一個理財動作就是增加了保險的投入,雖然每年多交了幾千元,可保障卻增加了數十萬元。對於進入中年的一個父親而言,家庭責任和壓力都會增大,通過保險來給家庭提供更多的財務安全保障是很好的選擇。今後我還會根據家庭狀況選擇更多類型的保險。此外,合理適度的消費,也是理財的一項重要內容。

  即使就投資而言,也不能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而是要做好不同品種的配置,這也是我堅持銀行理財産品投資的重要原因,因為它是低風險産品配置的一種對象。

  最後一條就是要因時制宜,對家庭理財進行動態的調整。股票的買進賣出是調整,增加保險額度也是調整,制定合理的收益預期也是調整。當然,在作出合理的家庭資産配置後,在一定的週期後比如半年再調整是比較恰當的,經常變來變去也是不利的。

  如果自己對理財市場缺乏了解,建議還是向銀行理財師進行諮詢,構築一個適闔家庭情況和預期要求的投資組合,從而實現家庭財富穩健增長的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