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民投發力現代新技術 助推建築業“供給側改革”

  • 發佈時間:2015-12-31 02:10:51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中民投”)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民築友科技,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該公司總裁訚軍向外界透露,將把傳統建築業改造成為現代高科技製造業,用世界高新技術實現建築業的“供給側改革”,大力發展建築工業化,服務國家戰略。一個巨無霸行業的轉型升級就此拉開序幕。

  今年以來,來自國家高層關於建築業“供給側改革”的聲音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國家“十三五”規劃更是多次重點提出推廣“建築工業化”,充分説明用建築工業化升級、改造傳統建築業已經得到了國家的高度認可,作為國家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傳統建築業之殤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訚軍已經在建築行業及房地産行業耕耘了近20年,2010年他去日本的時候看到建築工業化的方式造房子感到非常震撼,自那個時候起他就立志一定要把這種技術運用到中國傳統建築業上。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推動建築工業化的發展,經過多年的沉澱,他更是把目光瞄準了建築工業化的更高層次——高科技製造企業。

  站在國家層面上,建築工業化的優勢同樣振奮人心:施工週期僅為傳統方式的2/3,用工量也大大減少,施工現場無粉塵、噪音、污水等污染,可節水80%、節能70%、節材20%,而且解決了保溫、防水抗滲、不隔音等建築通病。在國家大力提倡轉型升級的今天,建築工業化已經是勢在必行。

  為了加快建築業的轉型升級,訚軍説,必須快速擴大行業規模,越來越多的房子通過建築工業化的方式建造,中國的環境問題會得到大大緩解。所以,中民築友在未來三年會快速擴張,2016年在全國主要城市建成8-10個建築工業化高科技産業園,並以此為藍本,面向全球共用中民築友先進的技術,通過加盟、技術合作等模式實現全球的規模化佈局。“把長沙産業園的精益模式和資訊化系統複製到全國各産業園,我相信可以為提升中國建築業的整體水準做點貢獻”,訚軍為行業描繪了一張精彩的藍圖。

  農民工市民化直接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

  訚軍認為,建築工業化不但為農民工提供了一個工作崗位,更重要的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市民保障”。在高科技製造企業裏,他們可以轉化為職業技術工人,甚至更高層次的技術人才,職業生涯發生了很大改變,自身價值也得到了最大化實現,為國家提供更多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同樣,新型城鎮化的重點發展方向是智慧、綠色和低碳,所以,新型城鎮化呼喚綠色、智慧和宜居的建築産品,它要求建築産業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的問題必須改變。實施建築工業化,以上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將會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高品質。

  整合全球資源,實現傳統建築業“供給側改革”

  訚軍一直相信,科技可以改變一切落後的現狀,在傳統建築業同樣適用這個法則。中國開展建築工業化的企業也非常多,但是整體技術水準和發達國家差距較大,甚至有的建築工業化模式就是“在傳統建築現場上加一個屋蓋”,沒有領悟到建築工業化的精髓。

  正是訚軍對技術的執著,所以中民築友剛成立時就把建築工業化技術擺在第一位。他對記者講,建築業的供給側改革,必須通過高科技實現。中民築友目前擁有行業最完善的技術體系,公司擁有行業一流的建築科學研究院、資訊技術研究院、裝備製造設計研究院和工程設計研究院四大專業化科研機構,將每年收入的5%以上投入到研發領域,投資建設了專門的科研大樓和各專業的一流實驗室。據悉,中民築友目前已經擁有建築工業化行業領先的五大核心技術體系,這些核心技術未來在中民築友的所有科技園運用,將會大幅提升建築工業化的品質,可以與發達國家的水準媲美。中民築友僅2015年一年就獲得了420余項專利技術,數量排名湖南省所有企業第一名,也是中國建築工業化行業第一名。

  訚軍常常提到的一個詞是:埋頭拉車,抬頭看路。“要快速實現建築業的供給側改革,自身努力的同時,還要整合全球資源”,訚軍一邊加大企業的科研實力,同時還在不斷尋求與全球頂尖的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的合作,達成戰略聯盟,建設共用技術平臺。

  有業內專業人士預測,中民築友這種“高新技術引領”的戰略思路,不但極大地提升了傳統建築業,也將超出建築工業化領域的一般想像。

  正是看中了中民築友的技術實力,據悉,目前已經有尼日利亞、辛巴威、斯里蘭卡、肯亞等12個國家正在與中民築友密切接觸,商談合作意向。訚軍説,2016年也是中民築友海外戰略大步發展的一年,在全球各地區的佈局已經規劃完畢,將用5年時間把公司打造成為千億級市場規模的專注于建築工業化的高科技製造企業。

  (金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