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分類改革意見公佈 分商業公益兩類
- 發佈時間:2015-12-30 08:21:0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資委、財政部、發改委昨日發佈《關於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的指導意見》。《意見》將國有企業界定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其中商業類將加大股份制改革,公益類則引入市場機制。明確將分類推進改革、分類促進發展、分類實施監管、分類定責考核。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國企改革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國有企業功能定位,這是新時期深化國有經濟改革的邏輯出發點。對於約110家央企來説,這也是其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分類。尤其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國企分類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出來。
國資委負責人表示,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並科學分類,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前置性工作,重大改革舉措的完善和落地,都需要以清晰界定國有企業功能與類別為前提。
《意見》提出,立足國有資本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結合不同國有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現狀和需要,根據主營業務和核心業務範圍,將國有企業界定為商業類和公益類。這兩類企業在改革、發展、監管和考核等方面都將會有不同的政策。其中,商業類國有企業要優化資源配置,加大重組整合力度和研發投入,加快科技和管理創新步伐,持續推動轉型升級,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國有骨幹企業。
“雖然此次《意見》未明確具體哪個行業劃歸哪一類,但是有望在未來的實施細則中進一步明確。”李錦指出。《意見》明確,商業類國企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為主要目標,按照市場化要求實行商業化運作,實現優勝劣汰、有序進退。而公益類國企以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産品和服務為主要目標,必要的産品或服務價格可以由政府調控;要積極引入市場機制,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國企分類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意見》指出,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戰略需要,結合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承擔的任務和發揮的作用,在保持相對穩定的基礎上,適時對國有企業功能定位和類別進行動態調整。
對此,國資委負責人表示,分類是因企施策推進改革的基本前提,操作中要充分考慮企業經營的多樣性、複雜性,分類宜粗不宜細。
“對國有企業一概而論、不加區分地推行改革,將會使改革措施缺乏針對性,實施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對國有企業進行功能界定與分類,有利於根據不同類型企業特點有針對性推進改革,將改革引向深入。”這位負責人説。
在定責考核方面,對商業類國有企業,要根據企業功能定位、發展目標和責任使命,兼顧行業特點和企業經營性質,明確不同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指標要求,制定差異化考核標準。對公益類國有企業,重點考核成本控制、産品品質、服務水準、營運效率和保障能力,根據企業不同特點有區別地考核經營業績和國有資産保值增值情況,考核中要引入社會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