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核中心“新粒子”引發論文潮
- 發佈時間:2015-12-29 02:29:43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劉園園)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可能找到了一種新的粒子,這種誘人的“可能”讓理論物理學家的論文在短短兩周內如潮水般涌出。
據《自然》期刊官網消息,12月15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宣佈了他們的新發現,自那以後,論文預印本平臺arXiv已經發佈了95篇專門討論這種假想新粒子的研究論文。
對此,LHC緊湊型μ介子螺線管(CMS)探測器新聞發言人齊亞諾·坎波雷西似乎早有預知。他在15日新發現宣佈之後就對《自然》表示,未來兩周他期待看到大量討論這一發現的相關論文:“我很好奇我們的理論學家們對此持何看法。”
康奈爾大學物理學家、arXiv平臺創立者保羅·金斯帕説,這一論文發佈潮令之前兩次類似的論文發佈事件相形見絀:一次是2011年乳膠追蹤中微子震蕩計劃(OPERA)的科學家宣佈中微子的速度可以超過光速;另一次是2014年科學家宣佈借助架設于南極的BICEP2望遠鏡發現了引力波。這兩次研究發現在質疑面前都沒能站住腳。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理論學家吉安·弗朗切斯科·朱迪切與其合作者在新發現宣佈之後發佈了一篇32頁的論文,這篇論文已經被引用了68次。朱迪切表示,這種假想中的粒子很難與超對稱粒子(SUSY)匹配。超對稱是目前比較令人信服的粒子物理學中的標準模型,這一模型認為每個粒子都與一個比它品質更重的粒子成對出現。“這種粒子看起來不像超對稱粒子。”朱迪切説。
但是arXiv平臺上很多論文已經在試圖將這種粒子往超對稱粒子的方向解釋,有的甚至直接將這種粒子稱為“S粒子”(S是SUSY的首字母)。
這種粒子也很有可能是2012年LHC發現的希格斯波色子的表親,或者是引力子。
哈佛大學理論物理學家麗薩·蘭德爾認為,儘管這種所謂的新粒子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會隨著更多相關數據的出現而不復存在,但理論物理學家花時間去分析它仍然是值得的。
總編輯圈點
物理學家正在孜孜不倦的解釋著物質的本質,借助大型強子對撞機,物理學家能讓粒子具備極高的速度,並撞擊到一起,在生成的碎片中探測可能出現的新的微觀粒子。而這種粒子,哪怕只是極其偶然的出現,卻能帶給物理學界極大的震動,並引領一批科學家去探索並修正已有的物理模型。這次出現的“S粒子”亦是如此,也許將來的數據會證實這次的理論努力是空歡喜一場,但科學是奇妙的,誰能説準,在這次的探索中,不會出現意外的科學發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