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沒有股市泡沫,難有萬眾創新

  • 發佈時間:2015-12-28 07:32:56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陳恩摯

  昨天,國務院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的舉措獲得中國最高立法機關的修法授權。相關決定將於明年3月1日實施。而在此之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敲定了明年資本市場五大任務,包括積極發展直接融資等。此舉再次確認,“印股票”時代即將到來。

  為何監管層如此重視證券市場的發展?很多人也許會感到不解:“‘印股票’時代意味著什麼?難道大家都去炒股,經濟就會發展?”

  筆者認為,這其實是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相呼應的一個戰略安排。可以不誇張地説,沒有A股的市場化改革及適當的泡沫,將難有萬眾創新。

  環顧和分析近年國內的創新創業,我們會想到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一大批很牛的企業代表。同時,也會想到他們都在中國香港、美國等境外市場上市,內地投資者無緣分享。

  不過,進一步思考,你會發現一個重要的事實:表面上看似這些創新企業選擇了境外資本市場,實際上其實是境外資本市場及衍生出來的風投體系成就了這些企業。

  曾經聽一位風投大佬講一個知名網際網路企業的創業往事:創業中途,幾千萬美元風投資金很快被燒完,眼看就要彈盡糧絕,陷入困局,企業創始人到處打電話求助。情況比較緊急,孫正義得到消息後,臨時從日本包了架飛機,帶著幾個朋友趕來了解情況。在杭州西湖的一艘遊船上,經過一番交談,最後拍板説再投一筆鉅款。這個企業挺過難關。

  不難想像,這樣的故事在很多創新企業身上發生過,他們成功的背後其實是風投機構一再的支援,而風投機構的背後是高度市場化的境外資本市場。因此,不言而喻,如果沒有境外資本市場,就沒有孫正義、熊曉鴿、閻炎這些風投大佬及其鉅額風投資金。某種意義上講,沒有他們,上述創新企業很可能根本已經不存在。

  所以,我們應該遺憾的不是一大批企業到境外上市,而是這些資本故事裏很少有A股資本市場的功勞?這足以説明,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是嚴重滯後的,是與中國經濟發展進程,與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極不相稱的。

  眾所週知,遠水解不了近渴,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肯定不能長期依賴境外資本市場帶來的創新創業動力。如果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風刮向中國大地,成為經濟繼續前行的“雙引擎”,必須靠A股自己。

  一方面,A股要推行市場化改革,推進註冊制,從而打通股市和經濟的“任督二脈”,讓資本市場為經濟輸血。與此同時,還要通過A股適當的泡沫,使之成為創新創業的原動力。

  説到泡沫,在很多人的印象裏,一般比較負面。但其實,泡沫也有好的一面。正如我此前在一篇專欄文章《中國經濟需要股市泡沫》中談到,“在已經實行註冊制或在註冊制的預期下,牛市不但活躍股市,還會激活股權投資,讓風投更主動,更活躍。股市估值的上升會吸引大量的資金進入股權投資市場。”

  所以,我們看到,不管是美國當年的網際網路泡沫,還是中國台灣1987—1990年股市大泡沫,與泡沫相行相伴的是,往往是一輪創業創新大浪潮。也因此,我們現在才有便宜、方便的個人電腦及寬頻等等。

  由此分析,應該讓上市變容易,同時維持適當的泡沫,如此一來,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潮可期。這當中,要大擴容和適當泡沫並存,聽起來似乎有些矛盾。但在目前資産荒的大背景下,我想應該可以做到。關鍵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適當的杠桿工具、科學的風控監管及法治配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