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護珠江抓源頭

  • 發佈時間:2015-12-28 06:21:3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站在烏蒙山余脈的馬雄山山頂,珠江源美景盡收眼底。

  在這裡,雨水落下後,分別流向南盤江、北盤江和牛欄江,形成“一水滴三江”的景觀。馬雄山東麓的雨水,順著馬櫻花、地盤松、怒江山茶等地的1900多種植物的葉莖滲入地下,匯聚後從山腰海拔2158米處的溶洞流出,聚積為一潭清水。1985年,這個出水溶洞被確定為珠江正源。

  300多年前,為了探尋珠江正源,徐霞客曾兩次來到珠江源頭第一縣——雲南曲靖市沾益縣,留下了《盤江考》。而《珠江源碑記》則有“珠流南國,得天獨厚。沃水千里,源出馬雄”。佳句膾炙人口。

  珠江源景區管理處繆靜告訴我們,馬雄山是長江和珠江的分水嶺,這裡距沾益縣城50公里,距雲南省省會昆明185公里,是我國最長的三條河流中唯一易於到達的源頭。探尋大江大河的源頭成為一種獨特的旅行方式,每年的客流量達10多萬人次。

  2006年6月,這裡舉行了第三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泛珠論壇2003年由廣東省倡導,合作成效明顯,雲南也由邊緣地區變成了前沿地帶。雲南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把建設泛珠三角區域與東南亞、南亞各國有效連接、互聯互通的大通道作為“門戶”建設的重要目標,並用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著力建設好雲貴高原的生態安全屏障,構建泛珠三角區域生態格局。

  除泛珠“9+2”這樣的大活動之外,這裡還舉辦了如廣州第八屆全國民族運動會火種採集等1000多場次的活動。繆靜説,正因為如此,珠江源景區管理處特別注重源頭獨特性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全縣樹立大生態的理念,保障旅遊的發展。

  從珠江源順流而下,穿過觀音山,便是南盤江上第一個湖泊花山湖。花山湖是智慧的沾益人突破禁區,在水利專家都望而生畏的、有著“大漏斗”之稱的喀斯特地貌上修建起來的人工湖。這個有著詩意名字的清秀湖泊,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婉約淡雅。沿岸蔬果飄香,湖面碧波盪漾。

  珠江流經滇、黔、桂、粵及香港、澳門地區,下游是南方發達地區,珠江之水對其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有著直接、重要的影響。繆靜説,為了保護珠江源,沾益縣從建縣開始便進行保護性開發,珠江源風景區的森林覆蓋率從建縣之初的50%上升到現在的99%。

  在花山湖下,工業污染一度使這一段水質成為劣五類,現已達到四類的規劃標準。在九孔橋水質斷面監測已達三類水質標準。再向下就是農田壩區,繼續向前就是沾益縣城區,農業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讓這一段的水質有所下降。

  記者在沾益遇到了江邊長大的當地農民張金平,他説:“我家離南盤江岸只有幾百米,南盤江的水現在好多了,五六年前連魚都釣不成,現在可以釣魚和下河游泳了。現在政府抓得緊,好多工廠都關了。原來我們還運石灰石賣到江邊燒石炭,現在都取締了,我也改行做生態農莊了。”沾益縣環保局副局長鄧金剛告訴記者,在沾益造紙廠等污染企業關停之前,南盤江江面的泡沫有1米厚。

  南盤江管理所所長丁鴻富説,前些年污染很重,到農業灌溉時節開閘放出的水都是黑色的,很遠就能聞到刺鼻的味道。

  經過18年努力,現在沾益縣工業排放已經達標。鄧金剛説,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農業面源污染,上一次全國普查結果是農業面源污染佔了三分之一。過城區後,因河流的自然凈化,出境斷面水質好于四類。他説,如果財政有了投入,按現有規劃把城市截污管道全部建成,出境水質可以有質的飛躍。

  76歲的退休工人鄧榮發已經在南盤江上釣了21年的魚,他説這些年能明顯感受到南盤江水質的好轉,原來只能釣到耐污染的鯽魚,現在可以釣到對水質要求很高的鰱魚了。

  “上游不但要考慮自己,也要考慮到下游。”鄧金剛説,“我們在源頭要做好自己的事。到我退休時,可以坐在南盤江邊釣魚,釣起來的魚能吃,那我這一輩子工作就沒有白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