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綠色航運護西江

  • 發佈時間:2015-12-28 06:21:3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規劃的實施,東部粵港澳地區的傳統優勢産業正在向西江流域上游地區轉移,如何在沿江産業集聚、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保護好西江流域水資源環境?日前,《經濟日報》記者來到廣西貴港市,進入貴港港愛凱爾集裝箱港務有限公司作業區,看到各種現代化的裝載機械忙碌運轉,江上船舶成一字形穿梭航行,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公司黨委書記黎柱賢告訴記者,2006年,通過招商引資,印尼愛凱爾股份有限公司到這裡投資經營港口,已形成年通過集裝箱20萬標箱、件雜貨200萬噸、散雜貨1000萬噸的能力,成為西江航運幹線和廣西內河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綜合性港口。

  運輸皮帶正從煤炭堆場源源不斷地將煤炭運往一艘3000噸船上,20噸抓鬥正不斷地從江邊靠泊的船上卸載礦石。黎柱賢説,輸送皮帶和卸船抓鬥既節約能源,又避免了污染和貨損。

  記者在煤炭堆場和礦産品堆場看到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排水溝。原來,港區堆場、道路上的含煤、含礦污水均由排水溝收集至港區3座污水處理站進行沉澱、絮凝、脫色處理,處理後的澄清水回用到堆場及道路的噴灑降塵,泥渣運至幹化場晾曬脫水後回收利用,實現作業全過程不排放污水。港區的生活污水也經由港區內的生活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後排放。

  記者登上一艘正在進行集裝箱吊裝的5000噸級船,船艙十分乾淨整潔。船上還配備了垃圾桶和污水收集設備。船主彭華健先生告訴記者,航管和環保部門規定運營期航行船舶嚴禁排放污水,進港或在港船舶污水由陸上接收設備收集至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後排放。“我們對貴港港開展了環境影響評價,使港口總體規劃與環境評價同步進行並産生互動,努力建設生態型港口和綠色運輸通道。”貴港市環保局局長吳飛説。

  交通運輸部門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進生態型港口建設,積極實施節能減排,大量採用新技術、新工藝來保護生態環境,走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增長方式優、規模效應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為減少對江河的污染,貴港市積極推動水鐵聯運等低能耗、低污染運輸方式。已開通貴港至昆明鐵路集裝箱快運班列,2008年以來,水鐵聯運的集裝箱運輸量以成倍的速度增長。貴港港正在向著‘速度+品質+可持續’型港口邁進,將以‘綠色港口’向業界展示雙贏的選擇。”貴港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黃雲貴説。

  下一步,貴港市還將推廣船舶使用天然氣,將大大減少船舶行駛過程中廢氣排放和油污。今年2月,貴港市首艘3000噸級LNG雙燃料動力船完成建造並下水,並成為我國內河首艘LNG雙燃料動力示範船。該船以LNG為主要燃料,污染物排放量大大降低。這標誌著貴港市造船能力的提升,對打造“綠色西江”、推動沿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貴港港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是大西南連接粵港澳主要出海通道,港口已開通水陸聯運、水鐵聯運和水水轉机業務,水路沿西江航運幹線上通南寧、崇左、百色、雲南,下達梧州、廣州、香港、珠海、澳門,在桂平沿黔江上溯可達柳州、來賓、貴州等地。目前,每天一班的貴港港-香港、貴港港、廣州南沙港往返的集裝箱定期班輪,為地方和腹地發展外向型經濟作用進一步明顯。作為西江航運幹線的龍頭港,是西南水運出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貴港市及周邊地區物資集散、廣西各地外貿進出口、南昆鐵路部分大宗散貨轉机運往珠江三角洲的任務。

  據了解,目前,在西江上游的貴港市已建成港口碼頭156個,其中2000噸級以上碼頭29個,年吞吐能力4513萬噸,佔廣西內河港口吞吐能力的54.71%。同時,該市沿江産業園區項目入園不斷增多,産業集聚進一步加快。1月至9月,該市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産業建設項目共439個,累計完成投資140.56億元。

  “貴港港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西江流域水環境保護也面臨嚴峻考驗。只有加強西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保障‘母親河’‘生命源’水質安全,貴港港的發展才能走上可持續的軌道。”貴港市發改委主任黃漢洋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