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競爭格局生變 豪華車國産不如進口?

  • 發佈時間:2015-12-28 00:31:3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朱世耘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重回第四位的雷克薩斯目前還是純進口品牌,而捷豹路虎則在今年先後國産了兩款暢銷車型路虎攬勝極光和路虎發現神行,難道對豪華品牌來説,國産不如進口?但反觀第一陣營的賓士與寶馬之爭,賓士主力車型GLA與新C都已國産,11月GLC也實現國産加入競爭。而寶馬官方早前也表示,希望未來國産車型銷量佔比達70%。照此來看豪華品牌國産化才是大勢所趨?

  在小排量購置稅減半政策的推動下,承壓大半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在年末的冬天裏迎來了回暖。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在10月快速增長之後,11月國內汽車産銷量雙雙超過250萬輛,再創新高。這是否是“冬去春來”的開始還言之尚早,但市場的競爭格局卻已悄然發生變化,在豪華車市場表現的尤為明顯。

  11月,豪華車市場格局動蕩已開始顯現。在第一陣營,第三名賓士月度同比增長38.7%,與第二名寶馬之間的差距縮小到兩千余輛;而雷克薩斯的9826輛的月度數據則超過捷豹路虎,回到久違的第四位,重新領跑第二陣營。與此同時,前11個月雷克薩斯在華銷量為76785輛,已經超過去年76115輛的全年銷量。雖然從1~11月數據來看,雷克薩斯與捷豹路虎還相差五千余輛,年內或無法追上這一差距,但誰更接近“德係軍團”的爭奪賽卻也更具懸念。

  值得注意的是,重回第四位的雷克薩斯目前還是純進口品牌,而捷豹路虎則在今年先後國産了兩款暢銷車型路虎攬勝極光和路虎發現神行,難道對豪華品牌來説,國産不如進口?但反觀第一陣營的賓士與寶馬之爭,賓士主力車型GLA與新C都已國産,11月GLC也實現國産加入競爭。而寶馬官方早前也表示,希望未來國産車型銷量佔比達70%。照此來看豪華品牌國産化才是大勢所趨?

  國産不如進口?因品牌而異

  在去年以來開始國産的豪華品牌當中,路虎攬勝極光無疑是最受關注的車型之一。奇瑞捷豹路虎官方表示,憑藉時尚驚艷的設計、世界一流的品質及領先的全地形能力,路虎攬勝極光無疑是精緻型豪華SUV市場中的領軍車型。這一論斷曾經有著強有力的銷量支撐。根據《國際商報》獲得的數據,2014年攬勝極光的進口量超過30000輛,佔路虎品牌的30%以上,是路虎品牌進口最多的車型,也是2014年前五位的進口車型之一。

  今年二月,國産攬勝極光高調上市,奇瑞捷豹路虎官方表示,其以時尚和風格鮮明的設計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了城市中獨一無二的SUV駕駛體驗,滿足了其動感時尚生活方式的無限可能。但從銷量來看,國産攬勝極光不僅未能進一步帶動捷豹路虎的銷量增長,反而成了拖累。根據捷豹路虎公佈的數據,11月在華銷售總量為8373輛,同比下滑21.6%。前11個月累計銷售8.2萬輛,同比下滑25.7%。而據《國際商報》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國産攬勝極光的上牌量超過10000輛,只有去年的13%;約佔路虎品牌總銷量的20%左右,比去年縮減了10個百分點。難道是國産惹得禍?

  反觀雷克薩斯的兩款進口車型,家族新成員NX上市近一年,月均銷量在3000輛左右,超過了一些國産中型豪華SUV,並一舉成為銷量最大的進口車之一。中期改款的ES8月推出後,已經獲得13000輛的訂單。和路虎比較,這是不是説進口比國産強?

  再看去年年底開始國産的英菲尼迪,1~11月總銷量為35967輛,同比增長34.6%,是今年銷量增速最高的豪華品牌。其中去年11月推出的國産Q50L銷售近15000輛,佔比41.6%;今年3月推出的國産QX50銷售5673輛,佔比15.8%。兩款國産車型銷量超過20000輛,佔英菲尼迪總銷量的57.4%。這説明國産比進口更強?

  為什麼豪華車國産後,對品牌貢獻的情況卻迥然不同?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國際商報》表示,豪華品牌國産化魔咒當中,進口車光環效應消失帶來的負面作用,過去寶馬、賓士、沃爾沃都曾中招。“抵禦進口光環消失,首先是保證品質,同時要對産品進行重新定位,特別是要有更合理的價格。”

  國産與進口同品質一直是豪華品牌國産後強調的重點。2013年沃爾沃首款國産車型S60L下線後,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總裁付強便強調,成都工廠生産的沃爾沃車型不僅僅滿足中國市場,也是全球供應體系的一部分。據報道,國産S60L已於今年7月開始出口美國市場。

  奇瑞捷豹路虎官方也表示,位於江蘇常熟的製造基地是捷豹路虎在英國以外的首個綜合性整車製造基地,擁有世界一流的生産設施和嚴苛、完善的品質管理體系,被譽為“全球樣板工廠”。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來看奇瑞捷豹路虎做到了保證産品品質,主要拖累便是價格。

  攬勝極光在國産前進口5門版的價格為57.8~62.8萬元,國産後的價格為44.8~58.28萬元。與奧迪Q5、賓士GLK、沃爾沃XC60等主流豪華緊湊型SUV35~60萬的價格區間存在較大差距。7月,奇瑞捷豹路虎將國産攬勝極光的價格調整為39.8~55.2萬元,而根據《國際商報》查閱網上奇瑞捷豹路虎經銷商報價,目前國産攬勝極光的起步價多在35萬左右,符合市場需求。但降價之後的極光尚未達到預期效果,價格調整後,上牌量持續無法突破2000輛。

  10月底,路虎發現神行的推出。其官方表示,這標誌著奇瑞捷豹路虎正式進入主流豪華SUV市場,同時強調其價格“極具競爭力”。國産發現神行的官方指導價為36.80~51.80萬,也顯示出奇瑞捷豹路虎認識到國産攬勝極光的定價問題。“原來的進口車國産後,進口車原産地光環消失,價格區間下挫一個級別,夠得上這個級別的消費者比進口車消費者更重視性價比,更加挑剔,廠商應當因勢利導,調整心態,重新定位産品和價格,這是關鍵。至於雷克薩斯的兩款進口車大獲成功,除了産品力強外,最重要的就是精準的産品定位和再定位,當然還有價格。”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國産不如進口?因長短期而異

  “但豪華品牌的國産化魔咒並不會跟一輩子,曾經遭遇過國産化魔咒的那些品牌,都已經擺脫。”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向《國際商報》表示,即使遭遇了,只要能踏踏實實的做,還是可以度過國産的“艱難期”。

  2003年,寶馬開始國産3係和5係,也遭遇了價格無法抵禦進口光環消失的魔咒。其競爭對手國産奧迪A4率先以37萬元的起步價上市,把後來的國産寶馬3係逼上了39萬元以上的高位。之後不久,奧迪A4又開始大幅促銷,使寶馬陷入絕境,國産車被迫全係降價,演繹了一場奧迪對寶馬的“經典阻擊戰”。定價失誤加上2004年的“車市寒流”,使寶馬2004年銷量同比下跌16%,2005年被迫開始戰略調整,其中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大幅下調價格。(參見《路虎緣何中了“豪華車國産化魔咒”?》)

  之後,寶馬逐漸走出魔咒影響,及至2014年,其3係、5係、X1三款國産車型,貢獻了27萬輛銷量,佔寶馬在華銷量的59%多。今年1月,華晨寶馬在鐵西工廠慶祝第100萬輛國産寶馬車型下線,歷時11年,用時僅為一汽奧迪的一半。2014年,寶馬與華晨提前將合作協議延長至2028年之時,寶馬集團負責企業財務董事艾希納透露:“未來幾年國産化産品線也將從現有的3個增加到6個,包括專為中國市場開發的X3以及兩款還未排進産品譜係的全新車型。”而寶馬集團監事會主席雷瑟夫則表示,未來寶馬在中國的70%銷量將來自國産産品。

  而賓士在2005年實現國産時,則遭遇了進口與國産渠道整合的困難,兩套體系各自為政,賓士進口經銷商利星行作為賓士中國銷售公司大股東,在資源分配上吃偏飯,國産車銷售難有起色,賓士進口火熱,而國産業務低迷的表現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在2009年之後的市場高速增長期,大幅落後於競爭對手。

  直到2015年,在完成了渠道整合與廠商關係重建之後,賓士憑藉“産品”大年,E級車改款,新C級,全新GLA等國産車型的推動力最終釋放出來,並使賓士成為2015年豪華品牌的逆勢黑馬。11月,賓士品牌在華(含香港)銷售3.6萬輛,同比增長38.7%。前11個月,賓士品牌累計在華銷售33.56萬輛,同比上漲32.8%,其中國産車銷量佔比為65.8%。

  而英菲尼迪作為一個年輕的豪華品牌,在務實的價格和給力的行銷推動之下,國産車型的貢獻能力迅速顯現出來。從2014年底首款國産車型Q50L上市,到今年3月QX50上市,不足一年間,國産車型已迅速成為主力。11月,英菲尼迪兩款國産車型銷量達2591輛,佔總銷量比重68.2%,其中,Q50L銷售1689輛,佔比44.5%;QX50銷售902輛,佔比23.7%。

  而對於奇瑞捷豹路虎來説,國産化的轉變還尚在“磨合期”。國産攬勝極光的“不如意”讓奇瑞捷豹路虎開始重新審視和調整。10月29日,在國産發現神行的上市發佈會上,捷豹路虎中國與奇瑞捷豹路虎聯合市場銷售與服務機構(IMSS)總裁畢少樸向媒體表示:此次吸取國産攬勝極光上市的經驗,將用一個月的時間來準備經銷商網路,使其了解國産發現神行的産品特點和市場定位,“我們吸取了上次的經驗,希望這次能夠給自己足夠的時間、空間和餘地,一步一步確保在11月28號開始銷售之前,把每步事情做對。”

  而奇瑞捷豹路虎何時走出國産化魔咒,還有待時間給出答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