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0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設施農業繡錦州

  • 發佈時間:2015-12-26 06:37:1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琦本報記者于險峰張仁軍

  遼寧錦州地處關內外咽喉要道,是兵家必爭之地,載入史冊的遼沈戰役在這裡打響。錦州農村人口多,農業比重大。近年來,錦州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加快轉變農業生産經營方式,優化農業産業結構,堅持以現代農業産業化建設為中心,以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為主線,以發展農産品加工業為突破口,確保農業增産、農民增收、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錦州市委書記王明玉説,錦州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目標是在“十三五”期間,把農業大市建成農業強市,在遼西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把全市農村建成走向工業化、城鎮化的宜居鄉村和美麗鄉村。

  黑土地裏刨出金——設施農業優化産業結構

  “今年天旱,苞米收成受了很大影響。好在也不全指望這地了,雖然不能出去打工,但是在村裏的合作社裏幹活,收入也不錯。”錦州義縣七里河鎮七里河村的魏學東告訴記者。

  魏學東所説的合作社是去年村裏新建的存仁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從農民手裏以每畝每年1000元的價格流轉了300多畝土地,去年建成每棟長160米的大棚8棟,栽種非洲菊2萬株,收益30萬元。今年7月又新建了16棟大棚。

  合作社理事長畢存仁介紹説:“非洲菊(又稱扶郎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種植技術相對簡單,成活率和産量高,用途廣泛,價格合理,在東北銷量較好。我們採用村民入股,村集體統一經營,年底分紅的經營模式。設施大棚是避災農業,多旱跟我們也沒多大關係,還能安置年齡大的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

  2015年義縣遭受了罕見的“卡脖旱”,如果沒有了設施農業,在這個大旱之年很多農民會損失慘重。為了減少農民的損失,義縣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大力發展設施農業。

  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義縣拿出370萬元抗災自救資金,扶持設施農業生産,為每個佔地100畝的新建溫室設施小區補助40萬元,累計扶持9個新建小區。為了解決廣大建棚戶資金短缺問題,推出給新建設施小區辦理“設施農業物權證”,向信貸部門抵押貸款,用以緩解農戶資金壓力,到2015年底累計發放貸款890余萬元。

  錦州市濱海新區娘娘宮鎮娘娘宮村統一規劃流轉了500畝土地建成了百果園,由農民在園裏新建了100棟大棚。村民何麗影説:“以前自己在家也搞過大棚,但是配套設施不完善、收益低,現在政府給統一集中在一塊,變成了休閒農業,離城裏近,我棚裏的草莓到明年1月中旬就可採摘了,每斤最低也要30元,一個棚純利潤有七八萬元。”

  近年來,為確保設施農業的優勢主導地位,全面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錦州市委、市政府明確要加大設施農業建設力度。從2008年至今,全市共拿出補貼資金2.8億多元用於發展設施農業小區,新建高標準日光溫室小區40多萬畝。到目前為止,全市設施農業佔地面積達173萬畝,其中日光溫室小區建設完成130萬畝。設施蔬菜面積所佔比重逐年遞增,提高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為增産增效奠定了基礎。

  錦州市市長劉興偉很是關注農業結構調整。他説:“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步伐,錦州要調整産業結構,實現産業升級,創造農業提質增效條件。立足比較優勢,通過特色産業向優勢地區集中的策略,擴大生産規模,形成地區化佈局。在確保糧食生産的同時,重點加大設施蔬菜、水果、花生和畜牧業生産的比重。”

  培育經營新主體——提高農業生産經營水準

  “施藥時間最好安排在下午或陰天,作業後的投入品包裝一定要回收,集中銷毀,作業人員在作業結束後要及時洗手。同時還要做好投入品使用記錄,作物生長期結束後要上交記錄。”這是淩海市小方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制定的《投入品管理制度》中對作業人員的職責要求。

  小方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坐落在淩海市余積鎮小方村,建有佔地面積780畝的蔬菜標準園一座、高標準日光溫室150棟。該合作社理事長奚滿説:“等一月中旬番茄下來後,統一包裝,一天發一車或兩車到上海,一車能裝4萬多斤。我們實施了‘統一優良品種、統一生産操作技術規程、統一農藥化肥等投入品的供應和使用、統一産品認證和註冊商標、統一市場銷售’的‘五統一’生産管理模式,實現了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生産,每棟溫室純收入可達6萬元。”

  合作社採取“合作社+農戶+訂單”的産業化經營模式,輻射和帶動周邊農戶進行蔬菜生産。合作社每年與農戶簽訂蔬菜生産購銷合同980畝,帶動農戶達260戶,吸納勞動力342人。合作社年收購各類蔬菜6450噸以上,45%的蔬菜銷往東北三省,55%銷往廣東、上海等地。

  錦州市設施農業發展較早,但多以一家一戶分散經營模式為主,規模化經營水準較低。為了提高設施農業管理水準,最大化的提高農民效益,錦州積極引導扶持設施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實行統一採購、統一指導、統一生産、統一銷售,提高設施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準,增強抗風險能力。

  錦州市副市長王立維説:“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農業小規模經營越來越顯示出局限性,農業要發展必須突破小的限制,適度規模經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全市新增農民合作社200個,新增家庭農場100個,土地流轉規模超過百萬畝,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産業化龍頭企業為主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在逐步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主力軍。據初步統計,全市農業部門認定的家庭農場352家。經工商註冊的農民合作社達3468家,合作社成員近10萬戶,帶動非成員農戶數近15萬戶。農民合作社資産總額實現20多億元。

  産業化突飛猛進——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

  北鎮市鴻遠葡萄生産專業合作社的葡萄示範園是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12月4日,室外雖然天寒地凍,但合作社生産車間內卻是熱火朝天。合作社理事長唐英奎介紹説:“現在普通葡萄一斤才一兩塊錢,我們合作社的葡萄通過集裝箱運往深圳的超市,批發價一斤4.85元。”

  為緩解市場果品的供求關係,提高經濟效益,鴻遠葡萄生産專業合作社興建了8棟冷庫,可以儲存200萬公斤葡萄。按2014年保鮮葡萄銷售價計算,每公斤可增加收入2元,總收入可增收400萬元。

  “錦州小菜”是錦州市的著名品牌,享譽海內外。錦州百通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通過以“公司+農戶+基地”為特色的農業産業化發展模式,依靠當地蔬菜種植優勢發展,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基地面積不斷擴大,從最初的淩海市金城鎮發展到淩海市、義縣等遼西地區,帶動種植面積達7.5萬畝。

  為推動錦州市設施蔬菜加工業由資源優勢向産品優勢和經濟優勢轉變,並結合蔬菜産品市場特點,延長供應期,錦州市大力發展蔬菜生産與加工龍頭企業,提高蔬菜深加工能力。在蔬菜上市旺季低價格時購進蔬菜,進行儲藏、速凍或加工,待市場價格大幅度上升時出售,既緩解蔬菜生産旺季銷售難的矛盾,又提高蔬菜原産品的附加值。

  錦州現有水果蔬菜加工龍頭企業23家,依託百通食品、匯源果汁、金源酒業、大實公司等重點龍頭企業帶動果蔬加工業發展。淩海、義縣重點擴大蔬菜加工生産基地,北鎮重點發展葡萄加工,形成完善的産業鏈條,建設25萬畝葡萄生産基地,年産50萬噸。

  錦州市大力推進農産品加工業,加快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今年全市農産品加工企業新增26家,總數達448家,預計實現銷售收入420億元。農産品加工業已發展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

  錦州市農委主任閆哲向記者描繪了錦州農業産業化發展藍圖:“到2020年,依託全市豐富的農産品資源和現有産業基礎,重點培育糧食油料加工業、畜禽加工業、果蔬加工業、林産品加工業、水産品加工業等五大産業集群,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達到600家,産值達到800億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