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積澱 因勢積變再度起航
- 發佈時間:2015-12-25 02:10:51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的首開,是眾多標桿地産企業眼中的“最佳合夥人”。攜華潤置地、平安不動産等“朋友圈”在京內外連摘十余宗土地,拿地金額超過前四年總和。
今年的首開,其一次性向市場推介的北京在售樓盤竟達20個,這在寸土寸金的首都可謂只此一家。
今年的首開,國際化的腳步也不曾停歇,繼The Quay項目在澳洲得到權威點讚之後,同樣位於雪梨的Pymble和Sussex 286項目相繼問世,佈局英國的第一步也于年內完成。
隨著房地産進入新常態,首開因勢制變,合縱連橫、全國佈局、冷靜出海。“做城市復興官”則勾勒出首開未來的輪廓。
35年夢想,依然砥礪前行。
1 合作共贏 當好“最佳合夥人”
2014年,房地産進入“白銀時代”的説法喧囂塵上,開發商“低頭遍地是黃金”的日子即將一去不返。在“黃金時代”窗口關閉之前,幾乎每家地産企業都在未雨綢繆,鍛造獨有的核心競爭力,以應對這場即將來臨的大浪淘沙。2012年起,一系列自下而上的探索引燃了最初的星星之火。
近兩年來,在北京一塊土地動輒數十億的背景下,拍地成了大佬之間的生死角逐,在此背景下,沒有哪家房企能夠一家獨大,合作共贏自然成為北京房地産市場的基本邏輯。因此,首開股份的各個分公司分別與國內標桿房企萬科、保利、中海聯合拿地、共同開發。
2015年,是首開闔作成果的“井噴之年”。從年初聯合華潤置地、平安不動産以86.25億元競得豐台區花鄉白盆窯地塊,到11月與保利地産攜手以33億將朝陽區常營地塊收入囊中,今年首開股份與保利、龍湖、萬科、華潤等知名房企合作獲取新增土地17宗,地上建築面積317萬平米,在今年房企的拿地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同時,部分合作項目也已經“花開滿地”:首開華潤·花香四季、保利首開·熙悅誠郡、首開龍湖·天璞、保利首開·天譽等項目無不在市場上備受熱捧。
三年來,首開主導參與的合作公司超過30個,合作開發面積近600萬平方米。“合作共贏,競合致遠”已從最初各自為政的“摸石頭過河”,升格為整體聯動的“頂層設計”。在這背後,首開在北京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資源整合能力——成為那根最關鍵的杠桿,而清晰的戰略思維、對合作夥伴的充分尊重以及講求責任的品牌文化,使首開成為了地産圈年度的“最佳合夥人”。
2 縱橫交錯 全國佈局初現端倪
“合作共贏”戰略不但進一步夯實了北京大本營,更為首開京外佈局的調整保駕護航。
隨著房地産區域分化的加深,首開的布點城市將進一步向一線城市以及看好的二線城市集中,這意味著首開必須做好“加減乘除”:做加法,即進入更多的一線城市和優質二線城市;做減法,則是精簡城市佈局,逐步完成對部分經營難度較大城市的“斷舍離”;做乘法,是在已打響首開品牌的城市細作深耕;做除法,需要加快部分區域的“去庫存”。而合作戰略為“加”與“乘”裝上了一枚重重的砝碼。
從6月聯手龍湖,打開花城之門首入廣州,完成首開一線佈局的關鍵一步,到與龍湖、保利、中庚、融僑等夥伴共同在已駐紮多年的廈門、蘇州、福州連下數城,合縱連橫已不再是簡單的散點分佈,而是縱橫交錯,一張依託北京、發展全國的戰略網格初見端倪。而今年首開南方城市公司銷售金額首次突破百億元,也反證了這一城市戰略的合理性。
3 冷靜出海 做國企“走出去”典範
作為最早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國內地産企業之一,上世紀90年代初,首開集團前身的北京房地産開發經營總公司果斷制定了“走出去”的發展戰略,提出“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口號。目前,首開在美國、澳大利亞、荷蘭及香港和澳門五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境外企業24家,業務涉及房地産投資、物業經營、酒店管理等方面。
按照首開集團“十三五”的目標,滿足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上市的財務指標要求。在“十三五”期間,國際公司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豐富産品業態,提升項目的國際口碑和影響力,並達到境外上市條件,做市屬國企“走出去”的典範。
目前已開發的國際項目中,2014年竣工並交付使用的澳大利亞雪梨The Quay項目(首開國際大廈),獲得今年澳洲規劃師協會綜合用途卓越獎的首開The Quay綜合體項目,已成為雪梨乃至澳洲房地産市場的標桿之作。
同樣在雪梨,已于11月對外發佈的首開林間高檔住宅項目(One Avon Pymble)將為當地消費者提供詩意棲居、漫步林間的高品質住宅。另一個項目位於雪梨CBD區域的沙瑟街286號,該區域高級酒店資源短缺,這一高品質酒店公寓綜合體項目的建成適逢其時。
更引人矚目的是,首開已于日前投資7億元人民幣,完成了倫敦CBD區域的一處商業寫字樓的收購,邁出首開佈局英國的第一步。此外,首開在美國新澤西州與曼哈頓中城隔河相望的公寓住宅項目也將於今年12月動工,佈局美國進程加快。
■ 人物專訪
潘利群:
以城市視角關照行業企業未來
“做城市復興官”——這是潘利群對首開未來角色的定位。當前,房地産開發正從增量主導轉向存量主導,未來舊宅改造或重建在整個房地産市場佔比或將超過新增部分。同時,北京要疏解非首都功能,“城市復興官”的構想就是基於城市功能疏解和內城更新提出的。潘利群認為,城市疏解與更新後,核心城區的開發,是國內大城市都會面臨的新命題,這種事情需要參與運作的企業必須理解城市的深層內涵,理解業主對居住區或城市的要求,同時具有做過此類較大規模項目的經驗,國企更是義不容辭。未來首開也有信心走出北京,投身到更多需要內城更新和棚改的城市中去。
新京報:首開集團為什麼要做“城市復興官”,有哪些含義?
潘利群:“城市復興官”,既是求新圖變,亦是傳承堅守。回溯首開的企業歷程,其本身就是一部使北京城“百廢俱興”,讓北京人“安居樂業”的“城市復興史”。改革開放給了首開集團及其兩大前身以機遇和責任,使他們能以建築營造者的角度,竭盡所能地去恢復乃至提升這座城市曾經擁有的榮耀與光輝。
“城市復興官”意味著首開將以城市的視角關照行業和企業的未來,一方面“復其所有”,重塑城市固有的文化、生態、鄰里、健康與榮耀;另一方面“興其所無”,創造舊有城市裏未有的現代生活方式、空間設計、運營機制與社區規劃。其中,升級改造存量建築的“房地産+”、充當城市化協調機構的“城市+”以及以定向産品和服務關照不同人群的“人口+”,構成了“城市復興官”的三大落地路徑。
新京報:目前首開集團是怎麼扮演“城市復興官”這個角色的?
潘利群:其一,開闢了突破傳統的融資渠道。繼2014年與多家知名銀行分別簽訂融資授信協議、獲得520億融資額度後,今年8月,首開集團又與渤海銀行合作,在定向增發、股權融資、發行企業債等已有融資手段外,搭建起多方共贏的房産眾籌平臺。
其二,兩大重點的創新合作亦在年內達成。11月與途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房源的“管家+託管”、項目行銷、社區C2C等業務上深度合作,建構一個分享經濟的閉環生態;12月以“做有想像力的空間運營商”為定位,和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創業者加速器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探索“以股換租”、“創客空間+創業指導+創業資金”三位一體、模式複製與輕資産資本運營相結合的創新型辦公空間經營模式。此外,首開第一個被動式住宅的落地也已“箭在弦上”,有可能于明年揭開面紗。
其三,精神公益和人文關懷也已成為首開的另一標簽。如“首開·瑯樾”利用項目售樓處打造出國內第一個驛站文化博物館;牽線國家大劇院,讓首都建設者和留守兒童走進國家藝術殿堂共賞歌劇;保護雪梨The Quay項目所在地的人文遺跡等。
新京報記者 曾慧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