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甘肅:腳踏實地“向西走”

  • 發佈時間:2015-12-24 17:29:18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嚴存義 實習生趙雅琦

  作為中國與白俄羅斯合作的重要平臺,中白工業園已進入企業陸續入駐和加快建設時期。今年9月18日,甘肅聚馨農業科技集團白俄羅斯麥芽生産基地正式入園奠基,標誌著中白兩國務實合作取得了新的成果。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各省區市還有哪些企業有意願入駐園區?協議入園企業還要做哪些前期工作?已經入園企業還有哪些具體問題需要溝通解決?帶著這些問題,近期,中白工業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海欣對中國部分省區市進行了回訪。

  12月初,李海欣一行來到此訪的最後一站——甘肅,對蘭州、金昌、酒泉三市的部分企業進行了走訪、交流和溝通,為企業“走出去”問診把脈,獻計獻策。其間,本報記者對李海欣進行了專訪。

  “這是一次溝通之旅,目的就是解決入園企業的後顧之憂。”李海欣告訴記者,中白工業園總面積達91.5平方公里,一期規劃面積8.5平方公里。該項目是我國迄今在海外投資園區中開發面積最大、政策條件最優越的園區,該園區也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標誌性項目。園區重點發展産業包括電子資訊、機械製造、生物醫藥、精細化學、新材料及倉儲物流産業等。目前中白工業園大的政策均已落地,基礎設施正在加緊建設,到2016年上半年將達到企業入駐條件。“在明年初企業進入實質建設之前,我們對企業進行一次全面回訪,看哪些政策還沒有到位,哪些具體問題需要協調解決。”

  李海欣介紹,中白工業園管理體系分三個層次,一是中白兩國政府間的協調委員會,協調雙方重大政策的落實;二是中白工業園管理委員會,發揮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管協調作用;三是由中白兩國部分國有骨幹企業共同參股成立的中白工業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與園區管委會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對接、協調和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三個層次的管理架構,設計科學,效率也很高,目前企業遇到的問題都能在這個管理框架下圓滿解決。”

  “甘肅從內陸省份變為開放前沿,對外開放優勢凸顯。”李海欣説,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搶抓機遇,主動出擊,行動迅速。今年9月,甘肅聚馨集團麥芽生産基地正式入駐中白工業園,成為中白兩國元首共同奠基的中白工業園首家落戶的工業企業,甘肅企業在中白工業園的開工建設,走在了中白兩國地方政府間合作的前列。

  李海欣説,甘肅向西開放腳踏實地,取得的實質成果有目共睹。但同時值得關注的是,甘肅外貿企業整體實力較弱,走出去的企業相對較少,對外開放經驗不足,還需要加強“補課”。

  李海欣一行深入蘭州、金昌、酒泉三市調研,與20多家企業進行了座談交流,詳細介紹了白俄羅斯政府給予中白工業園的優惠政策,並就我省企業普遍關注的白俄羅斯稅收政策、法律體系、勞動許可、人員簽證、行業標準、技術轉化等問題,進行了現場答疑。

  在李海欣看來,企業“走出去”的過程,就是不斷“適應”的過程。最關鍵的是要適應所在國的法律體系,吃透當地的政策法規,包括關稅政策、勞動許可、行業規範、産品認證等,都要做好充分論證,做到心中有數,紮實穩步推進。

  李海欣同時建議,甘肅的企業進一步“走出去”,首先要樹立風險意識,對所在國的政策、金融、稅收、市場等投資環境做充分的調研和了解。只有將各種風險考慮足,把應對預案做充分,才能走得出,穩得住;其次是企業自身要備足“功課”,積極培養涉外法律、財務、公關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為企業走出去打好人才基礎;三是省上有關部門在政策、金融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支援力度,扶持甘肅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增強對外投資合作的後勁;四是充分發揮甘肅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著力打造物流集散大樞紐,形成服務全國、面向“一帶一路”的物流集散中樞和紐帶,使甘肅真正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