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5年信用卡詐騙起底

  • 發佈時間:2015-12-24 03:12:1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年關臨近,將迎來一波消費高峰,隨之而來的是不法分子瞅準這個特別的時機實施各類信用卡詐騙。對此,交通銀行信用卡專家總結了2015年騙子們常用的信用卡詐騙手法,提醒大家在即將到來的年末節慶購物高峰中,一定要提高警惕。

  一號騙術:變身銀行官方號碼+偽基站,發送釣魚網址

  專家指出,通過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實施的詐騙中,利用偽基站群發“假冒銀行官方號碼+釣魚網址”的短信依然佔據很大比重。例如王女士曾收到由“95XXX”發來的“積分換禮品”資訊,短信的內容大致是“登陸XXXXX網站可激活領取禮品”,落款為“某某銀行”。但細心的王女士卻發現網站要求提供自己的身份證號、信用卡卡號與密碼等,疑心這是個釣魚連結,才沒有再繼續下去。

  交通銀行信用卡專家提醒,如遇到類似情況難辨真偽,可致電相關銀行信用卡官方熱線進行核實。

  二號騙術:冒充網店客服“退款”發送釣魚網址

  詐騙分子通過利用消費者的真實購物資訊,充當網店客服致電客戶,聲稱商品斷貨,需要客戶提供信用卡卡號、有效期、CVV2碼等資訊進行“退款”,隨後引誘消費者進入釣魚網站填入上述資訊。一旦消費者上當洩露資訊,信用卡就很可能被盜刷。

  據專家介紹,有些不法分子發現常規的誘騙已經不起作用,他們還會冒充老同學、老鄉發送假相冊,甚至冒充“小三”通過激將法誘騙用戶點擊連結,其詐騙實質依然是釣魚網址。

  三號騙術:微信互動頁面、微信“紅包”嵌入釣魚網址

  很多不法分子會在微信互動界面中嵌入釣魚網址,用戶在點開連結的同時,其相關個人資訊便被盜取。例如,有位吳女士曾隨手轉發了微信群裏一條祝福頁面並填寫了個人資訊,隨後卻頻頻收到信用卡消費短信,幸虧其趕緊聯繫銀行凍結卡片,才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此外,微信紅包也被不少不法分子利用,這些人會潛藏在人數較多的微信群中,通過分發嵌入釣魚網站的紅包,來盜取用戶的資訊。專家提醒,消費者千萬不能貪圖小利,或因為是熟人就點擊不明來路的連結與“紅包”。(牛穎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