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張敬偉:如何用“去庫存”藥方治愈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消化不良?

  • 發佈時間:2015-12-23 07: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敬偉

  21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抓好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其中提到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産市場,同時鼓勵房地産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行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産業兼併重組

  房地産業為中央所關切,凸顯其在宏觀經濟中的重要作用,當然也包括其存在的問題。今年以來,中央從房貸首付、公積金貸款、利率優惠、稅費等方面開了不少政策口子,鼓勵住房消費。這些利好舉措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穩增長,而是為了調結構。房地産業存在的結構性難題是,庫存積累過多,消化庫存還需相當長的時間。

  房地産業再回到前些年高開高走的黃金時代不太現實,它也很難再像以前那樣成為刺激經濟增長的強引擎。通過消化庫存,使房地産業重新進入健康發展的軌道,已是當務之急。

  去庫存的壓力到底有多大?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已增至6.86億平方米,再創歷史新高。上述數據還只包括竣工後、未售出的現房,並未將大量已建設未竣工或者還未開工的潛在庫存計算在內。若再加上一些沒有計入統計的小産權房,庫存量還要嚴重。

  按照今年樓市走向,以及一、二、三、四線城市銷售熱冷不均的情況看,一線城市庫存壓力較輕,或基本無壓力。但從每月公佈的70個大中城市樓市數據看,50個城市(涵蓋代表性的三、四線城市)消化週期最少也要11.4個月。房地産業消庫存不解決,中央調結構的去産能、去杠桿就難以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去存庫成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核心內容之一,就不難理解了。

  中央能夠釋放的政策性利好已經基本到位,對三、四線城市的提振效應並不明顯,樓市熱銷地區依然是一線城市。中國樓市的分化已成常態,這更增加了三、四線城市消化庫存的難度。甚至可以説,三、四線城市對於土地開發的超前消費,幾乎成了難以破解的死迴圈。

  如何用好中央工作會議給出的消化庫存藥方,治愈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消化不良症,值得關注。

  加快農民工市民化,讓農民工購房,擴大樓市有效需求,的確可行。然而,戶籍制度改革尚未完全破局,且人口流動有其自然規律,農民工入城的趨利性選擇是發達地區和一、二線城市,對於三、四線城市消庫存貢獻不大。當然,這會繼續推升一線城市的樓市量價齊升,也會增加一線城市對外來人口的公共服務壓力。

  所以,利用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消化三、四線城市的庫存,除了戶籍制度改革的配套,還需政策性的導流——引導農民就地入戶,消化本地區城市樓市庫存。這也需要更週全的政策設計,而且不宜採取行政命令的強制方式,否則政策導流就有可能成為行政擾流。

  房地産商順應市場規律調整行銷策略,確有潛力可挖。事實上,地産商對於市場風向的捕捉最為敏感,各類優惠性的行銷策略也五花八門,但是要促其實實在在地降價銷售,同樣需要政策導航:一是政策面必須明確樓市由市場配置,促地産商放棄政策市的幻想;二是正視開發商的利益訴求,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其開發成本進行科學估算,然後促其薄利多銷;三是通過政府贖買的方式,將商品房轉為保障房。但是,政策面應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不能以權力之手干預開發商正常的市場行銷。

  積極的樓市消庫存之策,還包括要提升住房消費水準。全面兩孩時代已經來臨,利用人口紅利的增加提升剛需和改善住房需求才是正途。現在看似是房地産市場的低迷週期,但假以時日,通過調結構的所有改革,庫存總是可以消化掉的。

  從寶能係在資本市場舉牌萬科的事件來看,傳統的房地産業已經受到新資本的挑戰。傳統地産商和房地産市場必須與時俱進,通過創新思維,在資本因素倒逼和市場競爭下,主動適應市場節奏,去疴消積。這也是房地産市場消化庫存的積極因素。政策面提供的消庫存藥方是原則性,市場則是動態調整的。因此房地産市場消庫存的療效如何,長遠看將是積極辯證的過程。

  (作者為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