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社會救助體系 夯實民生保障底線
- 發佈時間:2015-12-21 19: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用30多年時間,讓7億多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的貢獻率逾70%,我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且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
有此成績,得益於我國多年的扶貧開發與社會救助發展的互促互進。
1992年,上海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從而拉開了我國現代社會救助制度改革的序幕。
經過多年的改革與發展,隨著“2010-2015年臨時救助”出臺,確立了社會救助框架;2014年,國務院頒布的《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第一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綜合構建了社會救助體系,成為社會救助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社會救助體系化。
貧困,是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導致貧困的原因很多,但發展不足、制度供給不足、個人發展能力不足是基本原因。截至2014年底,我國仍有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12.8萬個貧困村、7000多萬貧困人口。
剛剛閉幕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意味著今後我國將全面採取超常規力度的一系列舉措,通過精準扶貧,5年時間消除最後的貧困角落。
這既是一道世界性難題,也是人類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考驗,更是對我國社會救助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需要堅持依法行政,進一步推進法治救助;堅持城鄉統籌,進一步加強綜合救助;堅持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做好積極救助;堅持社會參與,進一步發展多元救助;提升服務效能,加強社會救助資訊化建設。
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體系的基礎性、支柱性制度安排,肩負著免除國民生存危機、維護社會底線公正、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職責。經過近20多年來的改革,這一制度從面向少數人的民政救助轉化成面向全社會的社會救助,從政府恩賜過渡到國民權利,從單項救助擴展到綜合救助,從城鄉分割救助發展到城鄉一體化,已經實現了整體轉型,一個面向全民的、開放性的綜合救助體系已經形成。
未來社會救助制度的發展,應該是樹立法治理念、系統理念和人權理念,通過差異化、法制化和資訊化舉措來促進社會救助制度的發展。一是優化制度結構,以建成一個真正能夠全面兜住底線的社會救助網路為目標,確保符合條件的求助者能夠獲得相應的救助;二是厘清政府責任的邊界,明確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財政責任分擔比例,同時調動市場機制與社會機制參與社會救助的積極性;三是儘快制定專門的《社會救助法》,並完善相關法規,以確保這一制度依法有序運作,杜絕現實中各種違規違法現象;四是進一步明確由民政部門集中管理社會救助事務,確保政出一門與公共資源統籌使用,並推行專業化經辦,強化資訊化建設,切實提升維護這一制度良性運作的技術支撐能力。(中國經濟網記者 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