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年為何霧霾頻發?

  • 發佈時間:2015-12-20 01:30: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末特別策劃

  19日8時30分,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霾)三級應急響應。中央氣象臺19日18時發佈霾橙色預警,同時環保部與中國氣象局繼續聯合發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計,19日夜間至23日,北京大部、天津西部、河北中南部、山東西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將有持續重污染天氣,其中,北京南部、河北中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等地部分時段可達嚴重污染。

  而前一日,北京市已經在相隔十天后,再次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自11月以來,京津冀霧霾頻發,多地藍色、黃色、橙色、紅色預警齊齊亮相。據氣象部門統計顯示,11月以來京津冀地區出現3次大範圍霧霾天氣過程,分別發生在11月12日—14日、11月27日—12月1日、12月6日—10日。

  長期來看,霧霾形成當然離不開日積月累的燃煤污染、汽車尾氣排放、工業污染等貢獻,但近期霧霾頻發,不利的氣象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

  國家氣候中心專家分析,平均風速小、小風日數多,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層積聚,“缺風”是霧霾猖獗的首要原因,而且冬季“缺風”幾乎已是近年來的常態,與近5年同期相比,今年尤甚。

  再者,空氣相對濕度大,也為霧霾滋長提供了溫床。京津冀地區平均相對濕度73.8%,較常年同期(61.0%)偏高21%;其中,北京平均相對濕度70.9%,較常年同期(52.2%)偏高36%。相對濕度大,易造成污染物吸濕增長,加速污染物的化學轉化。11月30日京津冀地區相對濕度達到80%至90%,致使空氣污染程度迅速加重。

  大氣流通本可在一定程度上驅散霧霾,但近期京津冀偏偏趕上靜穩天氣多,大氣環境容量總體偏差。據統計,11月以來,京津冀地區平均大氣環境容量較近10年同期偏低18%,北京偏低24%。11月27日—30日,北京市大氣環境容量較近10年同期偏小86%,平均混合層高度僅為124米。大氣環境容量小、混合層高度低,大氣對污染物的清除能力大幅度降低,致使大氣污染物不斷累積,空氣品質出現連續3天嚴重污染和1天重度污染。12月6日—10日大氣環境容量較近10年同期偏低89%。

  除此之外,不利主導風向的傳輸作用加重污染程度。前兩次重污染過程期間,不僅地面風速小,而且低層大氣盛行東南風氣流,這使得外源污染物向京津冀一帶輸送,反倒加重了污染程度。

  氣象專家表示,儘管厄爾尼諾的持續發展對京津冀霧霾天氣多發沒有直接的影響,但可以通過影響副熱帶高壓系統和東亞冬季風強度等對中高緯大氣環流系統産生影響,使得冷空氣活動少、強度偏弱,不利於大氣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隨之增多。

  國家氣候中心預計,今年冬季,華北氣溫明顯高於常年同期,華北南部降水偏少2—5成、局地偏少5成以上,華北、黃淮、江淮等地霧霾日數較常年同期將明顯偏多。(科技日報北京12月19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