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請進辦公樓激發白領藝術興趣
- 發佈時間:2015-12-19 15:32:16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93年開工、1997年正式交付使用,作為陸家嘴地區最早的商務辦公樓之一,新上海國際大廈見證了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從初現雛形到如今頗具規模的發展歷程,而它自身的成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辦公樓運營理念的轉變。
服務從基本到多元
在新上海國際大廈工作16年,現任公司副總經理的方晴説,在大廈投入運營的最初幾年,整個上海辦公物業正處於起步階段,“那時候大家對於‘配套服務’都沒有概念,我們覺得作為開發方,能夠提供優質的硬體設施、在基本服務上不出錯,就挺好的了。”在這一點上,新上海起步較高。採用加拿大一流公司的設計,整棟大樓呈現簡潔大氣的北美建築風格,所有材料、設備都採購自當時國際一流的進口品牌。
“大約是從2003年開始,我們定期走訪客戶,舉辦座談會,通過深層次的交流我們了解到,隨著客戶層次的不斷提升,除了舒適的環境,他們對於辦公樓具有更多的期待,對我們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方晴表示,作為開發方,他們的服務理念一直在不斷地更新、轉變,從滿足白領們的工作需求到基本生活需求,再到現在通過提供一系列配套的生活服務,關注白領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舉辦文化講座、體育活動、節日派對、音樂欣賞……方晴説,“除了受益於政府的支援和指導,我們是發自內心地珍惜每一個能讓服務變得更好的機會。”
音樂走進辦公大樓
方晴告訴記者,大廈80%的租戶從事金融及金融服務行業,包括銀行、保險、證券等。這意味著相當一部分在新上海工作的白領每天都要和數字打交道,繁忙的工作可能使很多白領在平時抽不出身走進劇院好好聽一場音樂會。“我們想,是不是能夠為我們的白領將藝術家們請進大樓,使他們能非常輕鬆地、沒有負擔地欣賞到高雅音樂,給他們帶去一些除了數字以外的東西。”
去年11月,在陸家嘴管委會和樓宇協會的支援協助之下,新上海請到了上海交響樂團悅音弦樂四重奏組,利用白領一小時的午休時間,在大廈大堂舉辦了一場特別的交響音樂會。活動現場,整個大堂熱鬧非凡,上千名白領在此駐足停留,五、六百個忠實聽眾更是足足站了一個小時,從頭聽到尾。上交中提琴手郭瑋琦在演奏間歇為聽眾們介紹了交響樂的背景,演奏樂曲的賞析等,令許多聽眾對於柴可夫斯基《胡桃夾子》、莫扎特的《嬉遊曲》這些經典名曲有了全新的、更深刻的認識。活動結束後,不少大樓裏的白領向方晴團隊反映,希望這樣的活動能繼續辦下去,最好年年都辦;而前來演出的演奏家們也表示:“在這裡受到了比在劇場更熱烈的回應。”
“我們相信音樂欣賞能給我們的白領提供不同的休閒放鬆的感受,有助於他們更好投入工作的;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這樣的接觸能夠激發白領們對於高雅藝術的興趣,最終真正地把他們帶入劇院。”方晴説,陸家嘴地區的白領們在相當意義上代表了上海高學歷、高收入、高層次的那部分群體,他們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從去年四月開始,新上海在樓裏舉辦了多場音樂會,除了交響樂還涉及打擊樂、爵士樂等;下週三,上海交響樂團的演奏家將再度獻演於此。
與音樂大師面對面
除了在公共空間舉辦音樂欣賞會,新上海還為熱愛音樂的白領們創造與國際音樂大師面對面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今年十月,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李垂誼在新上海國際大廈6樓多功能廳舉辦了個人訪談演奏專場,不少白領親臨現場感受大師魅力,氣氛非常熱烈。李垂誼本人也非常重視與白領們的這次交流機會,不僅提前做了細緻的準備,更是與聽眾分享自己在音樂這條路上的心路歷程。出生於音樂世家的李垂誼在哈佛大學求學期間攻讀的專業是與音樂毫不相關的經濟學,但在大四畢業之際他卻做出了令人詫異的決定——放棄華爾街的工作機會,重新拾起放棄多年的大提琴,並以此作為未來職業,並摘得世界三大大提琴比賽的桂冠。李垂誼用這個親身故事,鼓勵在場的白領:“聽從你的內心,工作後的你如果有一天發現了一項你願意為之付出時間、精力的愛好,那就去愛它吧。”
互動環節,在場有已為人父母的觀眾提問到,孩子不願意學琴怎麼辦。李垂誼回答説,“想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美,家長們請先熱愛音樂。在缺乏音樂感染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很難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之中。”問答間,藝術家的智慧及其對於音樂的專注情見乎辭,在場的聽眾無不為之所撼動。
方晴透露,未來,新上海計劃將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優質資源的分享與留存工作上,“通過報道、內刊、網路等等渠道,讓更多的人能夠分享這些‘閃光點’,共用寶貴的精神食糧。”
本報記者 楊玉紅 實習生 門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