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環境品質改善速度與公眾預期仍存差距

  • 發佈時間:2015-12-19 15:2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12月19日消息(記者宮喜金)19日上午,第十七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發表主題演講。

  從今年的11月以來,先後在我國東北地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連續出現了大範圍的灰霾天氣,頻繁重污染的天氣污染給人民的生産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也給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引起了國內的廣泛關注。

  吳曉青表示,11月以來的持續重污染天氣有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污染程度重三個特點。

  吳曉青在演講中提到,東北地區從11月1號開始,到11月14號才基本結束,持續了兩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重污染天氣,第一次是從11月26號開始到12月2月才結束。但是,從12月6號到10號又再次出現重污染。北京首次啟動了紅色預警,不幸的是,從今天開始,北京又再次拉響了紅色預警。這次影響的突出特點範圍究竟有多大?正在做評估之中。

  東北地區36個城市中,空氣品質達到重度,及以上的城市達到28個城市,也就是36個城市有28個超過了重度霧霾,灰霾的面積超過26萬平方公里,京津冀及周邊地方70個城市中,空氣品質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達到39個,超過了53萬平方公里。

  許多城市的PM2.5的日均濃度值連續超過250%,部分城市超過500,個別的PM2.5小時濃度值甚至達到1000。頻繁重污染的天氣污染給我們人民的生産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也給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

  他認為,我國面臨的環境形勢依然的嚴峻,生態環境品質改善的速度、幅度與公眾預期之間仍存在相當的差距,資源能源的過渡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巨大的現狀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我國要在“十三五”實現環境問題的改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吳曉青認為,我國生態環境支撐了30多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但生態環境的現狀再也無法支撐粗放式的發展需求。因此,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和挑戰,加快綠色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迫切。

  吳曉青表示, “十三五”時期將是我國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窗口機遇期也是“十三五”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之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