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揮主産區資源優勢 去庫存還需深化糧食産銷合作

  • 發佈時間:2015-12-19 07: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慧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18日,吉林省吉林市多家糧食加工企業來到北京推銷今年新上市的大米。這已經是吉林市第二次來北京推銷大米。吉林市與北京市的糧食産銷合作,充分發揮糧食主産區的資源優勢和主銷區的市場資源優勢,為深化糧食産銷合作、促進糧食區域平衡作出了有益探索。

  當前我國糧食生産區域越來越集中,13個主産區糧食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75%以上,商品糧供給區域高度集中。産區與銷區的區域性矛盾越來越突出。對於主産區來説,糧食庫存高企,考慮的是如何把糧食賣出去,降低收儲壓力,保障農民利益;對於主銷區來説,考慮的是如何掌握足夠多的優質糧食,確保區域糧食安全。深化糧食産銷合作,促進糧食區域平衡,有利於解決主産區糧食庫存高企的問題。

  今年我國糧食生産實現“十二連增”,國內糧食庫存充裕,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等糧食主産區,作為我國糧食的“蓄水池”,面臨著巨大的糧食倉儲壓力。深化糧食産銷合作,是緩解主産區倉容壓力的非常有效的手段。2004年糧食購銷完全放開後,除了國家有計劃的調撥外,主産區和主銷區主要通過市場手段實現糧食産銷對接,建立起平等協作、互惠互利的産銷合作關係,促進糧食區域平衡。

  在當前糧食庫存高企的情況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主産區積極走進主銷區推銷自己的優質農産品。對於糧食主銷區來説,糧食安全始終是高懸在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為了保障區域糧食安全,北京、上海、重慶、天津、浙江、福建、重慶、雲南等主銷區紛紛走進主産區,建立産銷合作基地,把産銷區之間的單純供需關係逐步發展成為供應鏈管理的合作模式。吉林省糧食局總經濟師鞠永平表示,為了解決庫存壓力,他們以優惠政策吸引北京、重慶、雲南等主銷區企業到吉林開展糧食收儲業務,將銷區企業投資項目納入本省倉儲設施總體建設規劃,享受國家對本省投資建倉的補助政策;外埠企業儲糧項目建成後,凡符合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條件的,允許承擔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

  北京市是一個特大型的糧食主銷區,糧食自給率只有10%,90%以上的糧食需要外調。京糧集團是保障北京糧食應急供應保障的主要載體。從2006年起,京糧集團就深入糧食主産區建設糧源基地220多個,原糧轉化能力達到450萬噸。目前京糧集團的糧源基地、産業基地覆蓋了東北、華北、西北、長江三角洲等糧食主産區,保障首都糧食供應的能力不斷增強。

  當前産銷區深化合作面臨著一個現實障礙,就是國內外糧食價格倒挂嚴重。造成糧食價格倒挂的根本原因是我國連續多年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和臨儲政策。在國際糧食價格走低的情況下,我國糧食價格一直穩中有升,國際糧價遠遠低於國內糧價,影響銷區企業到産區購糧的積極性。這就導致本來應該由銷區承擔的庫存轉化為産區的庫存。大量糧食存在産區而不是銷區,不利於保障銷區糧食安全。

  從當前來看,要緩解主産區倉容壓力,促進糧食産銷平衡,首先,要繼續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政策。在2016年繼續執行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同時,完善玉米、大豆補貼政策,完善糧食收儲政策,堅持按照貼近市場和保障農民合理收益的原則確定收儲價格。

  其次,主銷區要更多地承擔起糧食儲備的責任。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問題上,中央和地方應該劃分事權,中央做好中央儲備,地方做好地方儲備。陜西、甘肅、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浙江等主銷區應該根據國家核定的糧食儲備數量嚴格落實地方儲備,實現糧食儲備均衡分佈。提高主銷區糧食儲備規模,不僅有利於提高主銷區糧食應急供應保障能力,還有利於緩解主産區庫存壓力大的問題,真正起到“一箭雙雕”的作用。(經濟日報記者 劉 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