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渝北全力培育創新生態圈

  • 發佈時間:2015-12-17 06:35:34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激揚五年 榮譽渝北

  近日,從渝北區傳來消息,中融資管(北京)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和加拿大創新技術産業股份有限公司,將共同出資1000萬元,在仙桃數據谷打造中融創新創意産業園,引入大數據挖掘應用、清潔能源等行業的企業區域總部入駐。

  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渝北正在成為大規模、高水準創新創意産業園與國際協同孵化器的聚集區。

  如何創新“牽頭”?

  既是有的放矢,更是順理成章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其中創新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

  “十二五”時期,渝北圍繞都市功能拓展區“創新、樞紐、高端製造和生態、宜居、平安”的六大功能定位,落實市委提出的“努力走在全市改革發展的前列”要求,決策實施臨空都市區戰略,其重點就是突出創新。

  “十二五”以來,渝北區按照創新型城市(區)建設要求,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在全市相關領域實現領跑,獲得科技部評2012—2013年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2013“中國最具産業創新活力城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認定和榮譽。在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2014年發佈的“重慶市區域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中,渝北的綜合科技競爭力得分,在全市38個區縣位列前茅。

  對此,渝北區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正式提出:要把握臨空都市區發展戰略這一重要部署,突出創新是第一驅動力這個關鍵,聚焦增進人民福祉這個中心,緊扣優化發展環境這個基本保障,與渝北區大力實施的産業創新、百姓創業、環境創優“三創”行動相互銜接,形成“1+3”的戰略戰術的融合。

  這既是貫徹落實市委精神的工作要求,又是實現渝北差異發展的重大部署。

  創新生態圈如何打造?

  “五位一體”讓中小科技企業生生不息

  目前,渝北區每人平均GDP超過1萬美元,根據發展動力理論,正處於創新驅動和消費拉動“雙驅動”的重要階段。

  對渝北來説,加快發展多樣化産品體系,提高第三産業佔比,積極發展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都是對創新的內在要求,而推動創新發展,培育創新生態圈是核心。

  創新生態圈是本世紀初提出的概念,其作為一種協同整合機制,將系統中各個企業的創新成果整合成一套協調一致、面對客戶的解決方案,具有主體多元、開放協同、自我修復等特點。

  目前,渝北區規上工業R&D(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佔GDP比重達到2.5%,在全市建設西部創新中心中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也要看到,來自中小科技型企業的創新能量仍不足。

  對此,渝北區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培育有龍頭、有平臺、有投資、有培訓、有活動“五位一體”的創新生態圈,讓一大批中小型科技企業能夠實現“從小到大、大浪淘沙、自我修復、生生不息。

  跨行業協同創新如何推進?

  政企合作建創新公共平臺

  正是在創新驅動引領下,渝北大力推進創新創意産業園發展。以眾創空間為例,短短一年時間,渝北已建成眾創空間7個,在建10個,另有9個眾創空間已達成建設意向。

  與此同時,“三創”效應將得到充分釋放,預計到2020年,渝北區市場主體數量將達到20萬戶,實現每10個人就有一個市場主體,這將達到發達地區的水準。

  據悉,接下來渝北將加快創新公共平臺建設,通過構建消費者行為大數據分析庫、智慧樣機生産等平臺,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例如渝北與宏碁、緯創、中興軟創合作打造的智慧樣機創新中心,就能夠充分發揮以大帶小、以老帶新、以強帶弱的作用,成為一個“強磁場”,形成多環狀、互動性的發展迴圈。

  12月16日,渝北區委十三屆八次全會順利召開,會議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時期渝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科學描繪了渝北“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目標。

  渝北會在怎樣的基礎上邁步向前?未來的藍圖又將以何種方式呈現?即日起,本報推出“激揚五年,榮譽渝北”系列報道,從創新驅動引領、産業轉型升級、現代服務業做強、改革激發動力等方面,回顧和展望渝北的發展路徑。

  位於渝北空港工業園區的淩雲公司機器人工作站,焊接機器人正為長安福特做汽車配件。

  渝北率先推行研發機構

  獨立法人化改革

  近日,從渝北區舉行的研發機構法人化試點單位集體授牌儀式上獲悉,再升科技、宏碁雙智、金山科技等21家企業的內部研發機構,成為獨立法人實體。這也標誌著渝北區在全市率先推行研發機構獨立法人化改革。

  渝北區科委相關人士介紹,這主要是為了讓獨立出來的研發機構在承擔母企業研發任務的同時,為社會提供創新平臺服務,減輕企業負擔,提升研發機構的工作效能。

  於是,在吸取國際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渝北區試點了研發機構的獨立法人化,“如此一來,研發機構能共用資源為企業創利,中小企業則免除一大筆研發投入而直接向研發機構購買服務。”上述人士稱。

  據悉,渝北區投入2000萬元鼓勵研發機構開展相關服務,並吸引高層次科研人員前來任職。按創新型城區建設目標,未來渝北研發投入佔GDP比重將達到3.5%以上,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0%以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