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強調——改革現行思路方式 實現精準扶貧脫貧

  • 發佈時間:2015-12-16 09:33: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15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蘇國霞就“十三五”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基本方略、政策部署等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劉永富表示,實現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必須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改革現行扶貧思路和方式,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變“輸血”為“造血”,變重GDP為重脫貧成效,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的一系列問題。

  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

  劉永富指出,黨和政府長期以來一直重視扶貧開發工作,1982年“三西”農業建設,拉開了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扶貧開發的序幕,此後,又先後實施《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貧困老鄉能不能脫貧。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上,扶貧攻堅的目標和要求都與以往不同,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

  劉永富説,這個目標的主要內容是,到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是“兩個確保”。“兩不愁”就是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兩個確保”就是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

  劉永富説,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基本要求與主要途徑是六個精準和五個一批。六個精準是,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五個一批是,發展生産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總的説來,我們要鎖定目前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分類施策,不留鍋底。

  劉永富表示,中央這次《決定》針對範圍的主體就是目前已經建檔立卡的現行標準的7000多萬貧困人口,這個對像是鎖定的。雖然在5年的實施過程中,還會有少量的因種種原因致貧的人口,比如因病致貧的人會進來,但這是很少數。我們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到村到戶到人頭,建檔立卡、分類施策,並不排除國家促進區域發展的政策,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自己的勞動致富是小的個體,改善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是大環境。只有大環境改善了,小的個體才能脫貧,致富才有了環境和條件。

  政策力度大,真金白銀打贏扶貧攻堅戰

  就《決定》對扶貧工作部署的主要特點,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蘇國霞從三方面進行了解讀。

  一是強調落實各級各方面的責任,建立全面的考核制度,發揮我們的政治優勢。中央第一次請中西部扶貧任務重的22個省區市的主要負責同志簽署了脫貧攻堅責任書,加強對扶貧開發工作成效的考核。而對有些生態脆弱需要保護的縣,要取消GDP的考核,其他的貧困縣考核要減少GDP的權重,60%以上的考核分數是脫貧的成效。

  二是政策含金量高,財政投入與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相匹配。據初步了解,2016年中央和省級的財政扶貧投入都會有大幅度的增加。比如在支援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上,創新扶貧的投融資機制,五年投入6000億元,這在涉農投入裏面是力度最大的。同時文件裏面也規定,設立扶貧的再貸款,這個優惠超過一般支農再貸款的優惠。

  三是文件體現了中央改革創新的理念。在體制機制上、在政策空間上都有很多創新,比如結合生態保護脫貧,將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轉化為生態保護人員、護林員,這是綠色發展理念的落實,讓那些搬不走又生活在生態脆弱地區的群眾,就地轉化成工人,領取工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