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愚公”鑿山為鄉鄰
- 發佈時間:2015-12-16 08:32:54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肖克劉久鋒
聽説貴州省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隧道的開鑿工作是由一名“沒文化”的農村婦女發起時,記者感到不小的意外。在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落後的農民家庭和村寨,婦女能有如此號召力的畢竟不多。記者來到村裏,不僅是要見識一下這條歷時13年“鋤”出的隧道,更要領略這位傳奇鑿山人——鄧迎香的風采。
一山之隔兩重天。離開羅甸冊山公路後,眼前除了層巒疊嶂的大山,便是“廣山坡”山腰翁井隧道黑黢黢的洞口。幾分鐘之後,走到隧道的另一頭:蒼翠的青山環繞著山間盆地肥沃的土地,排列整齊的嶄新民房,讓人很難想像隧道後面還有如此豐饒的地方。
走進村子,才知道鄧迎香在村裏有很多稱呼:女愚公,大嗓門,還是出了名的膽子大,敢想敢做,比較潑辣。因為她的堅持,讓封閉的小山村有了和外界溝通的橋梁。
麻懷村地處麻山腹地,下轄5個村民組600余人。以前祖祖輩輩由於被連綿起伏的群山阻隔,歷代村民進出需要翻山越嶺近兩小時才能到鄉鎮集市,電話要花40多分鐘爬到背後的山坡上才有信號,孩子們通常都是天不亮就出門,翻越山坡1個半小時到4公里以外的村級小學去上學,果子熟了爛在岩縫裏,山民修房的物資全靠肩挑背馱……
一座山阻隔了麻懷村與外界的聯繫,村民們一次次慨嘆卻無計可施。跟很多貴州農村一樣,麻懷村人掙錢的主要方式也是外出打工。由於交通不便,打工回來時行李多的村民得在羅甸縣城暫住,然後請人通知家裏到路邊接。鄧迎香就曾是外出打工的一員,對交通不便感受頗深。
“耽擱時間不説,天氣不好的話還有生命危險。”鄧迎香説。
因為交通問題,麻懷村鮮有人光顧,幾乎就是一個現實版的“桃花源”。有一次,鄧迎香和外村的親戚開玩笑説想與他“搭親家”,不料卻被告知,“除非你搬出來!”鄧迎香當時觸動很大,大山已然阻隔了一切。
每一個麻懷村人都希望改變當地的交通狀況,但望望巍峨陡峭的廣山坡,誰都不敢想像“哪個人能搬走這座大山”。
1999年,國家實施農村電網建設覆蓋到鄉里,麻懷村終於要通電了。但崎嶇險峻的山路讓麻懷村的通電之路異常艱辛。也就是在這次農村電網安裝的過程中,從交通部門退休的老同志帥永昌,發現廣山坡山腰有個40多米的狹小溶洞,溶洞北端剛好連著麻懷村,他突發奇想:能不能打通溶洞,挖一條通往麻懷村的隧洞?
帥永昌的設想變成了鄧迎香和村民們的行動。翁井組村民,扛著鋤頭、拿著鋼釬、提著簸箕,開始挖洞。溶洞狹窄,鄧迎香和村民們只能跪著甚至趴著,一鎬一鎬地鑿岩石。鑿一陣子,村民們再緊挨著盤坐在地,從內向外用雙手把鑿下的岩石、泥塊遞到洞外。
這樣的土法“啃”洞,讓鄧迎香常常累得直不起腰,走不動路,“回家連晚飯都沒力氣吃。”鄧迎香説。
可每當身邊一起挖洞的村民想休息,鄧迎香又勸他們“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幹就有進展。”看著運出去的泥石越來越多,鄧迎香心裏有希望也越來越大。
“大家緊挨著坐在地上,再用竹筐一個接一個地把石頭泥巴傳送到洞外。”為了加快施工進程,村民們決定實行三班制,不分白天黑夜地鑿石打洞。“那些日子不得了,全村老小全上陣。”想起當時的情景,麻懷村村委會副主任李德榮仍不免激動。
2001年農曆正月28日,兩支“施工隊”終於在隧道裏相遇。興奮的村民們在鄧迎香家“喝酒到深夜”,以慶祝這一“偉大時刻”。
隧道從最開始動工,從僅能一個人趴著通過到馬車可以通行,從小轎車可以通行到現在小型貨車通過總共經歷了4次停工與修建。如今的長216米、寬3.5米至5米、高3.9米至6米的隧道,把2個多小時的山路變成了15分鐘的坦途。
一條隧道讓一個閉塞的小山村瞬間融入了大社會——孩子穿過隧道進城學習,村民走過隧道外出打工,城裏人通過隧道走進了山村。記者採訪時,不時有村民趕著牛、馬等從隧道裏通過。對他們而言,通過隧道不僅是節約了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更關鍵的是保證了生命安全。
如今的麻懷村,5米多寬的水泥硬化路,一棟棟刷得潔白的兩層樓房,麵包車、摩托車多了起來,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鄧迎香帶領村民鑿石挖洞的事跡得到了上下的認可,不久,她被批准入黨。
2014年2月28日,在北京召開的表彰大會上,羅甸縣董架鄉農村婦女黨員鄧迎香榮膺全國十大“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而在2013年10月17日的第四屆中國消除貧困頒獎大會上,只有小學二年級文化的鄧迎香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等10位個人和機構一起登上“中國消除貧困獎”的領獎臺,從國務院副總理的手中接過“中國消除貧困感動獎”的獎牌。
“成績是過去的,獎牌也不能代表什麼。有了它們,我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讓村民都小康了,才是我最大的心願。”鄧迎香説。